随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投身到智能硬件领域,使得人们生活周边的物品不断增加智能属性,成为新的大众消费品类。
传统的体重秤加入智能属性后,已经不满足于只测量单一数据,于是它加入了更多的参考数据。例如:BMI、骨量、去脂体重、脂肪量、脂肪率、肌肉量、基础代谢、肌肉控制、脂肪控制、内脏脂肪等级、水分率等等,况且在使用上可以通过APP进行记录,生成长期的数据积累,轻松查看健康数据,还可以查看变化曲线,于是新的品类智能体脂秤诞生了。
市面上的家庭体脂秤品牌也很丰富,价位也覆盖了高中低档,比较出名的品牌有:小米、荣耀、乐心、有品、云麦等等。
那么许多问题就纷至沓来,其中用户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家庭体脂秤准不准,测量数值靠谱吗?
下面我先对体脂秤经常出现的几个测量数据做一些名词解释:
BMI:即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体质指数(BMI)=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下的标准,亚洲人的BMI(体重指标BodyMassIndex)若高于22.9便属于过重。亚洲人和欧美人属于不同人种,WHO的标准不是非常适合中国人的情况,为此制定了中国参考标准:
不过,随着科技进步,现时BMI值只是一个参考值。要真正量度病人是否肥胖,还需要利用微电力量度病人的阻抗,以推断病者的脂肪厚度。因此,BMI的角色也慢慢改变,从医学上的用途,变为一般大众的纤体指标。
水分率:水分占体重的百分比,男性约50~65%,女性约45~60%。身体里有充足的水分能帮助人更好的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并促进代谢,带走废物和毒素。
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的静止状态下,一天消耗的总能量。这个数据体脂秤会用去脂体重和年龄计算,但其实只能算是估算值,可供参考。基础代谢率越高,所消耗的热量也越多,也就越不容易发胖。
内脏脂肪等级:体脂秤将腹腔内内脏间隙附带的脂肪,分为15级,以此来反映内脏脂肪堆积的程度。8级以内是标准的水平,保持标准的内脏脂肪等级,可以大幅度降低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肌肉量:肌肉是人身体消耗能量的主力军,肌肉量就是人体的肌肉含量。增加肌肉量能让身体更快的消耗热量,以最健康的方式减掉多余脂肪和体重。
骨量:代表骨骼健康情况的指标,有些体脂秤也用“骨盐量”表示,虽然骨盐和骨量不同,但其App上显示的标准同样是骨量的判定标准,因此数据是一样的。
蛋白质:蛋白质占人体体重的百分比,即蛋白质含量。有些体脂秤无蛋白质测量项目。蛋白质偏低,会导致免疫力低下、头发干枯和脱发、记忆力减退、肌肉无力、容易疲劳。由于身体无法合成一些关键的载体蛋白和激素,更可能增加血管中胆固醇沉积和换上糖尿病的风险。
提高身体中蛋白质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日常膳食补充。鸡蛋白、牛奶和豆类都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且脂肪含量低,适合在三餐中食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