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
文学随笔:关于人生(三)

文学随笔:关于人生(三)

作者: 王少明wsm | 来源:发表于2019-11-13 13:00 被阅读0次

    文/王少明

    小的时候,在乡村生活,大人是不让孩子说死的,即使村子里有人去世了,也只能说“走了”、“没了”、“过去了”之类的话,这里面没有一个死字,却是都说的死亡。

    这样的话大概的意思,是这个人有了到另外一个世界的可能吗,而如果说死则是彻底的遁入虚无,可是我们知道无论说什么,对于死亡,也都是彻底的遁入了虚无和永恒的消失。

    可见人们是避讳说死亡的,即使是真的死亡的出现。如果小孩子不经意的说出了死字,就会如同皇帝的新衣里的那个小孩子一样,尽管说的是真的,在当时的感觉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家长一定的狠狠的责备孩子一番,倘使是在外人面前,便感觉孩子是不懂事似的。

    婚丧嫁娶对于人们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在农村生活的时候,更是如此。一个孩子出生,全村的人都会去看望道喜,一家人娶媳妇或是嫁女儿,全村人就会热闹上好几天,当然有人去世,也是全村人都会出动了。

    不免想到了鲁迅曾说过的一段话,很多人再为小孩子庆生的时候,都祝这个孩子长命百岁,可是如果有一个人说这个孩子早晚是要死亡的,必然会遭到孩子家人的白眼甚或是驱逐出去。可是那些长命百岁的话到不一定真的实现,倒是说其死亡的却是确定无疑了。

    可见人们是如何的避讳死亡,而多么渴望能永远长寿,祝人长寿的话,无论何时听来都会让人笑逐颜开了,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倘使有人站出来说,人一定要死的,纵使活过百年也要死,则是让人避而远之了。可见人们无论是在思想里还是在潜意识里,都不愿意谈及死亡这个话题,甚或自己也很少愿意去想,仿佛这些事情离一个人很遥远,可是再遥远也会有个尽头。

    对于小孩子来说,如果村子里有娶亲的或是生孩子的,就欢喜的跟着热闹几天,倘使是有人去世,便让人觉得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了,这期间的禁忌就太多了,生怕说错话,做错事,这样来说关于死在小孩子的心里宛如一道阴影存在着,生大多是伴着亲人的欢笑,死亡则是伴着亲人的痛苦和泪水了。可是生和死几乎都不能由自己来做主的,生之前,不知如何来到人世,死亡之时也不知去往何处,无非是到人世上走一遭而已。

    正如红楼梦中的那块宝玉,到红尘俗世中历练一番,一个人去追求什么,大多就活成什么样子,可终有一次的生命也只能活成一种样子。如何历练,如何的际遇,这期间有个人的追寻,也有因果机缘等说不清的因素在起着大大小小的作用。

    我的记忆中有这样一件事情,印象颇为深刻。

    在我刚刚读小学的时候,到邻村走读,每天要走三、四公里的山路,无论风雨或是冰雪,孩子们总要结伴的走在这条乡间小路上,翻山越岭,每天往返两次。

    一个冬季的傍晚,山峦到处都是积雪,我们放学的时候,从山梁的一侧经过,踩着覆盖积雪的小路,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山腰处的树木宛若列阵的士兵,笔直挺拔,上面的积雪不时滑落,落在孩子们的头上,于是我们就玩耍着走出了树林,到了村庄后面的山脚处,这时就看见从村口处向村子里走来一群人,其中的两个人抬着一块木板,木板上的躺着一个人,腿上缠着白布,身上盖的是一件军大衣。

    这时,年纪稍大的孩子说这是村子西头某人,在镇上被车撞死了。

    于是我们就匆匆的赶回到家里,晚上父母都去这家人的家里去帮忙善后事宜。平日的晚上自己在家是不会害怕的,但是这次好像又有所不同,北风呼呼的拍打窗户,窗外更是狗吠声不断。去世的这个人,曾经在村子里是一个开朗的中年人,体格也很好,高高的个子,经常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我们放学的时候经常能看见他在房前屋后劳碌的身影。

    现在这人静静的躺在木板上,然后要埋在土里,那一切不就是黑暗的吗,是像夜里的黑吗。这个人消失了,就永远不会再出现了,还是以另外的形式存在着。

    想着这些,便裹紧了被子,害怕的不能入睡。

    于是就点燃蜡烛,来减轻这种恐惧感,那时的乡村还没有电,蜡烛便是最普遍的照明设备,通常蜡烛是放在柜子上的,因驱除这种害怕之心,便放在了炕上,离自己近一些,火苗大一些,恐惧感就少一些,后来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蜡烛烧光之后,竟然将火炕上铺着的毛毡点燃,屋内充斥着烧焦的气味。

    恰好这时母亲回来了,叫醒了我,迅速的将火扑灭,毡子烧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洞。毛毡的做工很紧致,所幸点燃的速度并不是太快,还有母亲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家,及时的赶了回来。

    等到上了初中,便开始了住校生活,那时的下午,有一节课是学生自由活动时间,我们便能够到学校前面的玉米地旁或是山腰处去玩耍,随身带着一本书,但大多没心思看了,而是拔草捉虫、追蜂赶蝶的,玩的不亦乐乎,总之是有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有一次,我们几个小伙伴向远处走了一段距离,有一片杨树林,便爬上杨树上玩耍,树很高,但是那时却没有恐惧感的,把书本带到树上,坐在枝丫间玩耍,很是惬意。树和树之间很近,有的主干的枝丫都交错在一起,踩着这棵树的枝丫就能到了那棵树的枝丫。

    那时的中午,经常到附近的一个同学家去看电视剧,好像当时演的是《梁山奇情》,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就是这个名字,毕竟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电视剧中的人物当然会飞来飞去了,于是在树上也模仿那些电视剧中的人物跳来跳去,玩的不亦乐乎。

    那时的电视剧的魅力不可小觑,因之没有别的娱乐,电视剧成了人们每天晚上最期待的事情,无论大人、孩子皆是如此。小的时候,我们居住的村子没有电,更没有电视,也就无法看电视剧,在读初中的时候,到乡里同学的家里看电视剧,还有这么好看的东西,这个匣子也神奇的很。

    当时班上有一个同学,住在附近的村子,家里生活条件还是不错的,村子里有点,家里有点事,同学能看上电视剧,每周末回家看过电视剧,到学校就给我们没看的同学讲,后来就模仿电视剧中的人物,将粉笔灰藏在袖口里,向同学身上挥掌出去,自带特效,玩的不亦乐乎。这位同学因其每周回家只能看上两天电视剧,而极其不满足,后来竟然辍学了。当时的孩子辍学也很正常,家长也不会太管的。

    二十年前的学校里辍学的孩子比比皆是,有交不起学费辍学的,有回家娶媳妇辍学的,有生病后就辍学的,不一而足,但是因为在家看电视剧辍学的,倒不多见,一个电视剧就改变来了一个人的命运,后来想想也没有什么不可能,那些玩游戏上瘾的孩子,不也是很容易改变人生的轨道吗。

    听说这位同学早早的就结婚照生子了,就再也没有见到了,也就无法得知他对于那时辍学的看法,可谁又能说在乡村老婆孩子热炕头就不好呢。我们在城市里的笼中待久了,不也是急吼吼的想重返自然吗。

    还是说回到在树上玩耍,不经意间,就走过了几棵树,小伙伴还在后面的树上,一不留神,便从树上掉了下来,正好掉在一个大大的土堆上,一骨碌爬了起来,丝毫没有摔疼,心想还好有这个土堆,起身一看,附近还有几个模样相仿的土堆,或大或小,在找到掉落地上书本的时候,发现土堆前面还有石头砌的小门,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片坟地。

    于是拔腿就跑,一口气奔出很远,书本也扔在了附近,小伙伴们过了一会才赶来,一个胆子大的孩子才到附近把书本帮我捡了回来。

    应该像大多数的孩子一样,我们在小的时候,对于死亡的概念是模糊的,在加上大人们也避讳谈及死亡,还有在乡村有人去世隆重繁复的仪式,在孩子的心里就营造了这样的一种记忆,人的死几乎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

    (2019.02初稿  2019.11修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随笔:关于人生(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uh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