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初雪(成长)人物
张幼仪:一个女人最宝贵的,是自内而外的独立

张幼仪:一个女人最宝贵的,是自内而外的独立

作者: 罗元裳 | 来源:发表于2020-06-13 20:53 被阅读0次

    民国时期,涌现了一批新式女性,有才华横溢,工于建筑,写下你是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有容貌艳丽,多彩多艺,交际之花的陆小曼,与两者经常被一起提起的,是那个写下再别康桥的浪漫才子徐志摩,而鲜少有人知道三人之间的另一个关联人物。即使被提及,也大多是寥寥几个字的标签,徐志摩前妻张幼仪。

    似乎那是一个可怜的旧式女子,被受过新式教育的丈夫抛弃,从此应该就注定了她的一生,该是灰暗的,乏善可陈的。但纵观她的一生,时光中蜕变,偏偏活成了一个宝藏姑娘,是那样的大气洒脱。

    01深埋于灵魂中的自由渴望

    张幼仪,1900年出生于上海宝山的一户富庶人家,祖父是一名颇具声望的官员,在四川担任过十余年的县令,后来辞官回乡定居,父亲是闻名乡里的医生。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富贵显赫的人家,却有着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

    在张家,生了男孩要把剪下来的脐带装在罐子里,放在床下妥善保存,生了女孩却是不作数的。张幼仪的母亲生了十二个孩子,八个男孩,四个女孩,对外只说八个孩子,而张幼仪就是家中的第二个女孩。

    在张家的深宅大院“式训堂”中生活的张幼仪,大部分时间都是遵从长辈教导,安静沉默的听话女子,人生中的第一次反抗,是当时富贵女孩子必须进行的裹小脚。

    古代女子以“三寸金莲”为美,因除了拇指外的其他脚趾都被折断,贴在脚底,用布条紧紧缠起来,只能用脚后跟走路,看起来摇曳生姿,那是那个时代病态的审美,也是对女性的一种禁锢,走不出深宅大院,只能老老实实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

    张幼仪裹小脚的日子选在了三岁那年的灶神节,那天一大早,阿嬷和母亲就端来一盆烧的热热的水,把她的一双小脚泡在里面很长时间,还叮嘱她不要动。

    还没等小小的张幼仪从泡脚的舒服中回过神,母亲把一双小脚上的水擦干,把她放在凳子上,接着就传来一阵锥心的疼痛,平时慈眉善目的阿嬷狠狠折着她的脚,用布条一圈一圈紧紧的缠起来。

    张幼仪觉着自己快要死了,母亲在耳边的安慰话语显得那样苍白无力,她不断重复着:“慢慢就会习惯的,张家是大户人家,被别人知道了她裹小脚不乖的表现,以后会找不到婆家的。”

    小小的张幼仪听不懂母亲的恐吓,她只是疼得连着几天歇斯底里地哭喊,终于为自己喊来了救星。

    十七岁的二哥不忍妹妹遭受如此残忍的对待,苦苦哀求母亲,承诺要是妹妹因为一双大脚嫁不出去,他就养她一辈子,终于打动了母亲。

    张幼仪成了张家第一个没有裹脚的女孩子,她可以自由地跑到任何地方,想站多久就站多久,而不会像表姐们一样,站一会儿就摇摇欲坠。

    她还不知道,正是这种自由的感觉在内心悄悄扎了根,在后天形成传统温顺的性格之前铺垫了一蹦渴望自由的底色,在后来和徐志摩的那段婚姻走到终点时,推动着她一步步走向独立。

    02永远到不了他的彼岸

    书香门第的姑娘,取名也极其考究,张幼仪是她的乳名,“幼”是善良,“仪”是正直和端庄,张嘉玢是她的学名,则是昂贵和精美的意思,这是父亲的期许。

    张幼仪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她循规蹈矩地在这个框架中生活着,努力做出谦逊的样子,甚至不去想自己想成为什么样子,而是觉着应该成为父母喜欢的样子。

    于是,在她努力争取到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苏州分校读书的机会,并且极度渴望顺利读到毕业的时候,因为家中安排的婚事,也不得不选择中断学业。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十三岁的张幼仪打开银质相片盒,第一次看到温文白净的徐志摩的相片时,心里是有一丝好感的,更重要的是,她几乎从来不会忤逆父母的意愿,只说了句,我没意见。

    却不知,当她的相片被送到徐家时,那个她渴望是良人的徐志摩,只不屑地说了句“乡下土包子”,就挥袖而去,这也注定了不会是一场甜蜜婚姻的开始。

    新婚之夜,他留她一个人在新房,独自应对陌生环境下闹洞房的捉弄,直到深夜才回来,却一句话都没有同她说,只是机械地完成身为徐家长子传宗接代的使命。

    张幼仪在徐家成为了无比尴尬的存在,接受过新式教育的丈夫因为她读书少,对她永远是冷漠和无视,如不存在的空气一般,与她讲的最多的两句话是“你懂什么”,“你知道什么”,公婆因为她识得字,一双大脚,觉得她不会是个安分的儿媳。

    为了乡邻不说闲话,她只得遵循婆婆意思,减少回娘家探亲的频次,大门不出,做衣做靴,晨昏定省,做好为人媳妇的本分。

    即便如此,在她生下长子阿欢,后辗转来到莎士顿照顾徐志摩日常起居,再次怀孕的时候,得到的却是徐志摩相继提出的打胎和离婚的要求。

    她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在那个时候只有犯了七出之罪的女人才会遭遇被休的命运。

    但是正如张爱玲曾经说过:“他不爱你的时候,你哭也是错,笑也是错,呼吸也是错,连卑微的死也是错。”

    独自生下第二个孩子后,面对不爱自己的丈夫,考虑再三,她提出了见消失的徐志摩一面,并当面签下了离婚协议书,如果你觉得离婚是对的,那就离婚吧。给了对方想要的自由,也放过了自己。

    她已下定决心,重新读书,成为一名教师,好好抚养孩子。去往德国成为了她一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从那时起,她变成了一个与从前截然不同的女性。

    在德国的生活让她学会了坚强,她骨子里天不怕地不怕的特点,终于被完美地激发了出来。

    03蝶变,人生最炫的色彩

    1926年春天,张幼仪踏上了回国的旅程,5年的国外生活,她已完全蜕变成一个领先时代的新女性,平静丰盈,自信独立,既有传统东方女子的知性美,又有西方民主思想熏陶下的时代感。

    凭借对德文的熟练应用,经朋友推荐,她进入东吴大学教习德语。当她站在“青天白日,为人师表”牌匾前的讲台上,大家闺秀的端庄举止,一口流利动听的德语,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她此时的明艳,而这是对苦难最好的补偿。

    这段教学一直被东吴大学传为佳话,自此以后,张幼仪的德文课成了热门课程,座无虚席,学生宁愿站着听,也不愿离去。她不仅仅是教习德语,也是一位人生导师。

    张幼仪也有着对商业的敏锐洞察力,随着西方百货公司的流入,大部分是成衣销售,中国裁缝渐渐失业,而当时上海女人最热衷的服装则是四季都可搭配穿着的旗袍。

    看准商机,张幼仪牵头在静安寺路122号斜桥总会对面的一栋洋房里开办了一间名为“云裳公司”的女性服装公司,由八弟取自《清平调》中的“云想衣裳花想容”。合伙人中就有前夫徐志摩,两个人摆脱了夫妻身份,反而能够像普通朋友那样交谈,来往。

    合伙人之一是天马画会的成员江小鹣,他带来了国外服装的先进理念,提出用模特显示云裳公司的服装,在当时很是新潮。

    社交界的两名时尚风向标人物陆小曼、唐瑛也对云裳公司的服装很是推崇。很快云裳公司就成为了上海女性追求时尚的场所,能够穿上云裳公司的衣服成为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自此,张幼仪摆脱了拮据的生活,负担着未出阁的四妹,刚毕业的八弟,儿子阿欢抚养教育的责任。她如同一颗经过大雨冲刷的种子,辗转泥尘,终于扎下根,开出了属于自己的美丽花朵。

    1936年,张幼仪出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副总裁,面对多笔贷款逾期无法收回,银行账上几乎是空壳子的糟糕局面。她亲自带领银行员工上门沟通,如果对方真的有困难,就帮助他们一起想办法解决,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借款收回来。

    这是一家以女子为服务对象的银行,提供珍贵首饰,物品保管的服务,严格的保密原则,获得了女性的信赖,更愿意把私人物品寄存至这家银行。

    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还发行“储金礼券”业务,既可以为银行吸纳资金,又可以让家庭主妇们当做红白喜事的礼物赠送出去,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张幼仪再一次证明了她敏锐的商业头脑,她严谨务实,每天看报,研究股市,做出判断,很快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工作就走上了正轨,她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近代企业家,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04民国最豁达的女人

    因为经历过因结婚中断学业的苦痛,张幼仪不愿儿媳重蹈自己的覆辙。于是结婚后,张幼仪建议儿媳张萃文继续学习,由她出钱,供儿媳学习英国、法国、德国、中国的文学课程,她不仅仅希望她是自己的儿媳,更希望她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新女性,成为一个有品味的人。

    当徐家二老提出希望和张幼仪和阿欢一起生活时,她想尽办法顾全徐志摩脸面,也一如既往地细心照顾两位老人,甚至应徐志摩的请求,操办了徐家母亲的葬礼,当天却刻意把主场留给了徐志摩和陆小曼,以干女儿的身份低调出席。

    徐志摩因空难逝世后,徐父徐申如每月按时给陆小曼打三百元生活费,这样他们就可以不用见面。徐申如死后,张幼仪把给陆小曼汇钱的责任接了过来,依然是每月三百元,她甚至认为应该这么做。供养陆小曼如同供养儿子阿欢一样,都被她当成一种责任,直到陆小曼后来的丈夫翁端午告诉张幼仪,他已有足够的钱养活陆小曼,张幼仪才停止汇钱。

    即使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张幼仪却从来不曾沉溺于怨恨,更加没有否定过徐志摩的才华。斯人已逝,留在世上的只有他大量的文学作品,还有写给张幼仪的一些信件。

    她决定要让子孙后代了解徐志摩的才华,于是拿出了自己珍藏的所有与徐志摩有关的文字,交给梁实秋先生,希望他能够帮徐志摩编辑一套文集,让他的才华永远在世间流淌,这是一个再伟大不过的举动。

    05

    张幼仪曾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找到我自己,也没有办法成长。”

    从备受嫌弃的“乡下土包子”到大学教师,服装公司女老板,商业银行总裁,张幼仪身上有着传统女性的端庄与重情重义,也有着西方教育影响下的独立洒脱。

    婚姻带来的不幸,从另一个方面唤醒了她的潜力,她从来不曾停下学习的脚步,凤凰涅槃,在才俊辈出的民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抹独特风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幼仪:一个女人最宝贵的,是自内而外的独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iz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