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痴人说梦想法
东游记——1600多年前的抢人大战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东游记——1600多年前的抢人大战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作者: 夏冰书斋日志 | 来源:发表于2021-09-10 17:00 被阅读0次

    公元前1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域。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佛教在西域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西域36国之中,龟兹国(今天的新疆库车市)并不是唯一的佛教中心,却吸引了众多西域国王和信徒前来聆听佛音。这一切,皆因一个12岁的小孩子,他就是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的父亲,鸠摩炎,是印度婆罗门的贵族。他曾官至相国,因厌倦了官场生活,从印度迁至龟兹,并娶了当时龟兹国王的女儿——罗什。他们生下的孩子,就叫鸠摩罗什。

    在7岁以前,鸠摩罗什,跟其他王室子女一样,天真烂漫,尽情享受着自己欢乐的童年。佛经说,远离人间的欢乐,为接触智慧,愿意独处深山。所以笃信佛教的母亲,狠心将7岁的他送进了深山之巅的雀离大寺进行禅修。

    因为她相信,自己的儿子长大成人,将要去东土传经说法,途中必将历经磨难。寺庙里按时寝息的集体生活,孤苦清冷和庄严肃穆的居住氛围,可以最大程度限制一个人的自由,磨砺一个人的定力,锻炼一个人的心智。

    渐渐的,鸠摩罗什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不再埋怨母亲。他在给母亲的家书中写到,从前的欢乐离去,一个新的世界,像海一样辽阔,等待我去遨游。他博览群书,涉猎广泛,稍微年长后,又被母亲带去尼泊尔留学,在那里拜高僧进修佛法。

    得益于暮鼓晨钟的沉浸式学习和丰富多彩的游历体验,12岁的鸠摩罗什,已经开始开坛讲法。由于精于文辞和讲说,他逐渐声名远播,吸引着远近信众顶礼膜拜。

    20岁时,鸠摩罗什与从尼泊尔远道而来的高僧,也就是自己的老师辩法,一战成名,自此被奉为龟兹国师,广受尊崇。每次讲法时,西域诸王都要亲自跪在地上,让他踩着膝盖登上法座。

    有了这样的传闻傍身,鸠摩罗什成了经常上热搜的顶流。他不但在西域名声鹊起,还成功吸引到了中原君主的注意。为了人才引进的百年大计,多位君王甚至不惜为他发起了抢人大战。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汉帝国末期,虽然佛教已传入中国,但那时当权者和老百姓已经习惯了独尊儒术的治世药方。他们认为,儒家思想已经将这个世界的秩序和运行方式探讨得很清楚了,外来的宗教没有必要再来指手画脚。

    然而,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帝王入主中原,群雄争霸。长期战乱使老百姓颠沛流离,痛苦不堪,不明白现实世界的意义。而北方民族君主,始终信奉弱肉强食,胜者为王,不愿接受儒家那一套满篇君臣礼仪的思想体系。

    佛教的出现,让普罗大众看到了寻找生命意义的答案,解脱痛苦的方法,更让当权者看到了保障社会平稳的价值体系。

    自此,佛教开始在中土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向往。这时,远在龟兹的鸠摩罗什,年纪轻轻已跃升佛圈的KOL,自然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当时十六国之一的前秦,占据着北方黄河流域,皇帝叫苻坚。前秦建元十三年,太史奏曰:“在外国边野,出现一颗闪亮的明星,应当有一位大德智人,将来我国。”苻坚说:“我听说西域有位鸠摩罗什。那位外国的大德智人,一定是鸠摩罗什!”

    公元383年,前秦将军吕光奉苻坚之命攻克龟兹,把鸠摩罗什作为战利品,带回了凉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肃武威。

    吕光为什么没把鸠摩罗什带回当时的京都呢?因为他留有一手。两年后,吕光带领军队进驻凉州,自立为王,建立后梁国。

    不知是为自己的国土长治久安计久远,还是怕其他竞争对手有了稀世罕有的精神领袖而国力大增,吕光把鸠摩罗什软禁了起来。他专程为鸠摩罗什修建寺庙,派士兵每天贴身监管,还给鸠摩罗什定下规矩,外出时间不能太久,不能远离驻地。这样的生活,鸠摩罗什熬炼了17年。

    在这17年间,鸠摩罗什就像笼中之鸟,不但失去人身自由,还被吕光逼迫娶妻破戒……即便如此,他忍辱负重,面不改色,甚至让吕光自惭形秽。

    只是他也经常感到前路渺茫,因为他的心中总是想起母亲对他说的那句话:大乘教法,要传扬到东土,全得仰赖你的力量。但是这件事对你自己而言,却没有丝毫的好处,你到东方去将要历经很多磨难……”如何实现去中原传法的弘愿呢?鸠摩罗什花了一年又一年的时间寻找这个答案……

    巴顿将军说:“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身陷囹圄,重获自由之日遥遥无期,为了不让自己沉沦,他开始向自己身边的人传法。在他看来,多做一件功德,多让一个人明白佛法的奥义,就能多助一个人脱离苦海。

    而此时他身边的人,也就只有那些派来监视他的士兵了。这些士兵都来自中原的五湖四海,说着各色乡音。鸠摩罗什在为他们开坛讲经、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对中原的文化日益精进,汉语听说读写能力更是一日千里。一颗汉传佛教的新星,正在河西走廊上冉冉升起。

    经过漫长的等待,在他被困凉州第17年,已经不报离开希望之时,脱身东去的机会终于来了。后秦国君姚兴为了把鸠摩罗什收为己用,派兵讨伐凉州,终于把他迎回长安。那一年,他已经58岁了。

    姚兴为了将鸠摩罗什树立成后秦的精神领袖,以国师之礼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还为他在长安逍遥园,开辟了说法场地。

    看到姚兴如此重视佛法的传播,鸠摩罗什大胆提出了自己在凉州时就萌发的宏大计划。那就是重新翻译佛经,把晦涩难懂的梵文经书,翻译成汉语,并融入中原文化,让外来的佛教在本土更好得传播扩散。

    姚兴闻之大喜,表示全力支持这一前所未有、恢弘盛大的文化工程。他为鸠摩罗什设立译场,安排八千弟子加入这一文化盛事,国家授权组织的大规模的译经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鸠摩罗什以“信达雅”的翻译理念,对佛经原文删繁就简,将直译改为意译,精确且赋予韵律,集汉文与梵文之长,创造出一种具有外来语和汉语调和之美的新文体。

    就这样,西方高僧凭借自己对中原文化的融会贯通,把佛经化作优美流畅的汉语经典。他的译著成为佛教各个宗派立宗的重要依据。

    鸠摩罗什一生翻译佛经七十余部、三百多卷。1600多年来,他所翻译的佛经,没有一字增减和改变。虽然鸠摩罗什翻译的是佛经典籍,但他的影响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佛教的范围。

    直到今天,那些由他创立出的众多别开生面的新鲜词汇,诸如大千世界、一尘不染、天花乱坠、爱河、心田、智慧、 烦恼、苦海、解脱、魔鬼、世界、未来……这些看得到的,看不到的,美好的,恐怖的词汇,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的沟通和表达更加多姿多彩。

    还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似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

    “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

    这些原本属于外来佛教经书中的教义,已经内化为中华文明古国浩繁文化世界的一颗颗星辰,它装点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启迪着我们的心灵和智慧。

    后人将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义净、不空称为汉传佛教历史上的五大译师。据宾州大学汉学家梅维恒教授估算,这五位大师为汉语增加了35000个美好的新词汇。

    在今天,当我们每逢暑假都在谈论童年经典《西游记》,致敬“宁可西行而死,绝不东归一步”的玄奘大师时,我们也要记得东游传法之路漫漫、被俘凉州17年的鸠摩罗什。

    他有着异于常人的信念,即便是深陷绝境,依然矢志不移,抓住身边的一切机会,传法度人,最终得以逆风翻盘。虽然被困凉州17年,但是在这漫长岁月的沉思默想里,他在河西走廊遇见了博大精深的汉文化,恢复自由身后又在长安译经场,以自身佛法修为赋予了中华文明更丰富的层次,也实现了自己中原传法的宏愿。

    一个人,要想走得更远,除了要有丰富的地理知识,还要有人告诉他可以到达那个地方,而且更需要他有这样的想象力,相信自己可以走那么远。

    稻盛和夫也曾说过,在我对自己的境遇充满牢骚、抱怨的时候,没有一件事情的进展是顺利的。但是,从我开始坦然接受命运,下定决心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那一瞬间,人生就从逆风变成了顺风。

    愿我们,每个追梦人,都有这样的想象力,也有这样的践行力!无论面对怎样的处境,都能心如磐石,八风不动!若不抵达心中的圣地,绝不退缩一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游记——1600多年前的抢人大战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ln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