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十一点了,娜姐突然发了一句“你最近状态不对”,我完全没有察觉到,不得不佩服娜姐的感知力。
通过安静的思考,在脑海里不断的出现,很多的画面和聊天场景,最后终于找到了状态不好的原因了。
昨天宝宝周岁,我几乎不说话,听家人们聊天,语音、语调、表情、是怎样的,有没有带着情绪表达。
我发现大人们不聊天时,特别是带孩子的人,焦点一直跟着孩子,从不曾离开,生怕他瞌着碰着。毫不夸张的说,昨天一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限制孩子的行为,你不该这样做,要哪样做。比如、3岁孩子吃饭,边玩边吃。你不该那筷子吃饭,应该勺子吃。不断的被催促,回个头,又来了,快点吃,半个小时催个十几遍,是很正常的事。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些不都很正常吗?不是这个年龄阶段该有的吗?
当我是三元对立关系,来看待这件事情,看到了不一样的观点。
我深深的知道,7岁以前,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阶段。直接决定了她成人后,情绪的应对模式,自我价值观,抗压力,抗挫力,安全感,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
比如、1岁-1岁半,是孩子培养独立自主的第一个阶段。如果这个阶段,养育人因为怕宝宝吃饭饭粒掉一地,懒的收拾,大人图方便。而不是为了锻炼他的某项技能的心态,不愿放手让孩子自己学,长大后容易自我否定。
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一生只有一次。进阶娜姐的核心团队,也很重要。两者兼备,精力不允许。
我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是该向左还是向右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