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捕手》是直击内心的一部电影。
不爱找电影资源的我给大家推荐一个微信公众号:不流泪情书(vip电影免费高清)
大学一直在用的,安利安利
电影的开头,在MIT大学的一堂课上,获得过“数学界诺贝尔奖”的教授蓝勃给学生们出了一道数学题,他的杰出学生们无人能解,最后被一名清洁工威尔轻易解出。MIT的光环被一名清洁工盖住了。
更气人的是,这名清洁工抽烟喝酒打架袭警,前科累累,拥有别人无法企及的天赋,却不懂得珍惜。
他真的不懂得珍惜吗?他在哈佛大学酒吧羞辱以哈佛大学生而自居的克拉克时说的话,也击中了我的内心,他说:最可悲的是,你在大学里花一万五学到的知识,别人在图书馆花一块五就能得到。
他想知道的一切都在书里找到了答案,即使这东西对他的职业来说并没有用,他享受这知识带来的光环,可以“三分钟摆平一个笨蛋”,而且是全球最知名大学的“笨蛋”。
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就是这样一群笨蛋,为了考试拼尽全力,却只是记住了书上的知识,把别人的话假装成自己的输出。
读了很多的书,进了最高的学府,才发现自己只是知识的搬运工,你的目标如果只是拿一张文凭,那也没什么,但若有更高的追求,那就要提升自己的转化能力了。《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里面讲到的一个习惯是,统合综效,也就是实现1+1大于2。受高等教育也是这样一个过程,不以考试为目的,不把书里的旧知假装成自己的新知,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精神的沟通与碰撞,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提升自己的认知。
世界从来都是不公平的,有的人有天赋,有的人出生含着金钥匙,有的人衣冠楚楚,有的人面朝黄土,片中心理学家尚恩说,他父母付出一生努力才培养出今天的他,而威尔轻轻松松就可以取得别人可望不可及的资源。威尔对史凯兰发脾气说,两人不在同个世界,她年纪轻轻就继承遗产是一个富二代,而他只是个空有天赋的孤儿。
他们都拥有一些东西,但现实是威尔想继续搬砖,史凯兰想用所有钱换回父母多一天的陪伴。好像都一样,又好像不一样。
史凯兰还是比威尔要幸福的,她小时候在父母的疼爱中长大,即使后面父母离开也留下一笔遗产,保证她后半辈子衣食无忧,她不是天才,但也考进了哈佛。但威尔呢?他是一名孤儿,辗转于多个寄养家庭,经历各种家庭暴力,他的童年是阴暗的,缺乏爱,没有安全感,即使有天赋,还是没有底气。
威尔是聪明的,敏感的。他愿意每天坐40分钟的车程去MIT当清洁工,他解出教授布置的难题,是因为喜欢,也享受那种快感,20出头的青年,打架闹事出风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天赋被发现以前,他没想过改变,在天赋被发现以后,他害怕改变。
改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即使聪明如威尔,他能引经据典,举一反三,在生活的选择面前也是一再逃离,犹如一只刺猬,竖起浑身铠甲,应对未知的世界。正常人都会做出对的选择,天才为什么会拒绝?
因为过去的二十几年,天赋没有给威尔带来什么正向的反馈,除了偶尔能出出风头,但改变带来的负向反馈是巨大的,不断的被虐待,被遗弃,以至于他习惯性的拒绝改变。
因为过去的经历选择未来的方向,你是否也会如此。人总是囿于过去,过去越是不堪,越无法向前迈步,人往往被自己打败。
<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6eae2b223a61e474329c53cca71b55e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88"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3.zhimg.com/50/v2-5c9ba9005114e55e475067f92e7341f3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6eae2b223a61e474329c53cca71b55e_r.jpg">
蓝勃教授因为威尔的天赋对他另眼相看,在威尔犯事差点坐牢时,想办法把他保释出来,只要求他做两件事:数学题和心理治疗。在威尔气走5个心理治疗师后,又特地把与威尔有过相同经历的老友请来。他费劲心思为威尔找各种机会和资源,会因为看到威尔浪费天赋而无法入睡,就像那些初高中时的班主任,会因为一个好苗子不愿读书而想尽办法,因为知道你能有好的未来,所以无法看着你放任自己堕入尘埃。
心理学家尚恩因为妻子的死亡把自己封闭起来,连同学会都不愿意参加了,却在蓝勃教授的请求下来为威尔做治疗,被聪明不羁的威尔激怒,在治疗过程中也撕开了自己血淋淋的伤口。一次次治愈和反治愈的对话,两人也慢慢成为最了解对方的人。
威尔的混混好友们,蓝勃教授说他们拖累了威尔,我曾经也这么觉得,直到好友之一查克在威尔真心表白,说希望以后能一直做邻居,孩子们都能玩在一起时,对威尔说,如果威尔50岁时还跟他们一样,他会杀了他的,他希望威尔能施展他的才华。在威尔孤单的时候予以支持,在威尔展露光芒时劝他进取,是朋友,只愿你更好。他们是威尔的羁绊,也是威尔不愿改变的原因之一。
威尔遇到了爱情,恩师和心灵伴侣,最后真正促使他决心改变的,还是好友的一番话。
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么好的运气,能获得这么多的支持,但大部分人都能得到至少一种支持,这就是改变的动力。尚恩教授和蓝勃教授也在付出中慢慢变得更好。在给予和获得中,重获新生,才是生命的真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