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风筝的人》这是我看过的唯一一部关于阿富汗的电影。也是一部很精彩,情节起伏跌宕的直击内心的好电影。
一般电影都是九十分钟,但这部电影有点长,一百二十八分钟。记得那晚看完就到凌晨一点多了。为了了解更多,我看了两遍。
这部电影,明显是好莱坞大片的开头。
主人公阿米尔是一个成功的阿富汗美籍作家,忙着作品签约售书之类的活动。他的妻子索拉雅,是一个普通温柔体贴的女人。
他们的生活宁静而富足。
2001年的一天,他接到一个电话。这个电话如同石子打乱了他们平静如同湖水一样的生活。
这个电话,使得他面临着生命的危险,这个电话也勾起了他痛苦不堪的回忆,这个电话使得他的思绪飞到了那战火遍地的祖国,这个电话使他“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于是,主人公告别宁静的生活,告别亲人。走上了一条冒险的旅程。
作为观众,我的心也被悬了起来。回故国救那个孩子也成了电影中最精彩的部分。
写到这里可能会有读者问,是谁打来的电话?这个看起来光鲜亮丽的作家又有着怎样的过去?
容我慢慢道来。原来打来电话的人是阿米尔的父亲的老朋友拉辛汗,也是他们家的管家以及阿米尔的忘年交。这个时候阿米尔的父亲也因肺癌已经去世。
这个管家在罹患癌症生命垂危的时刻,打这个电话,是不想让遗憾继续。他告诉阿米尔说,他们家的曾经的仆人哈桑与妻子在1996年被塔利班枪杀。他们有一个孩子叫索拉博,在当地的孤儿院。希望他亲自回到阿富汗的喀布尔去把孩子解救出来。
阿米尔不同意,为一个仆人的孩子似乎不值得牺牲他的性命。
但是,拉辛汗说,哈桑是他父亲与女仆的私生子,和他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听到这个消息,对阿米尔无意晴天霹雳。在他眼中温和儒雅的父亲还有这不为人知的一面,如果拉辛汗不说,他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
于是,镜头又摇回到了阿米尔的童年。1978年的喀布尔。

那个时候,阿米尔是个胆小怕事,懦弱,无能,自私的孩子。而,他家仆人的孩子哈桑,则勇敢,正直,阳光,敢做敢当。
起初,他们关系很好,是形影不离的朋友,哈桑甚至愿意为他做任何事。可生活中总是存在矛盾,阿米尔的父亲总是夸奖哈桑,让阿米尔产生了强烈的嫉妒心。阿米尔的母亲难产而死,阿米尔很看重父亲的爱。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也是自私的。
在一次当地的传统风筝比赛中,阿米尔得了第一名。哈桑跑去为阿米尔捡拾风筝。在一个空寂无人的小巷子被一个叫阿塞夫的小混混欺负。阿米尔正好看到了,却没有伸手相救,怯懦的躲了起来。
而,为这他悔恨了十几年。
悔恨折磨着阿米尔,他无法面对哈桑。于是卑鄙的诬陷哈桑偷了他的手表。哈桑心里明白他的意思,竟点头承认。于是哈桑和他父亲离开阿米尔的家。
日子依旧,不会因缺某个人而停滞。
在喀布尔,他们过得是很富裕的生活,阿米尔的父亲是一个成功的地毯商人。
后来,苏联军队入侵。他们冲过种种关卡,逃往巴基斯坦。后,又搬到了美国的费利蒙。最后定居在旧金山。
阿米尔在美国读完大学,又结了婚,还是一个成功的作家。貌似过着很幸福的美满的生活。可在阿米尔的心里,却有难以言说的愧疚。
当接到拉辛汗的电话之后,他还是选择回国。
阿米尔先去巴基斯坦见了已然暮年的拉辛汗。在那里他看到了哈桑写给他的一封信以及哈桑和儿子索拉博的一张合影。
可以说为了赎罪,也是为了把自己从悔恨的泥潭里拉出来,阿米尔在出租车司机法里德的帮助下,克服困难勇敢返回阿富汗。
然而,眼前的阿富汗已然面目全非狰狞可怖。贫穷,战乱,战火连天。
阿米尔找到又脏又乱又差的孤儿院,却没有见到索拉博。孤儿院的院长告诉他,索拉博被一个塔利班的小头目带走了。
他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他知道他面临的危险,那里有黑洞洞的枪口。可是他还是只身前往去见了那个塔利班小头目。
真的是冤家路窄。那个小头目竟然是他童年时的死对头阿塞夫。虽然阿米尔化了妆,还是被阿塞夫认了出来。话没说两句,就是一顿剧烈暴打。打的阿米尔鼻青眼肿,眼看要毙命。
这个时候,索拉博掏出他父亲哈桑送的礼物---弹弓,狠命朝阿塞夫的眼部射去。结果正中左眼。阿塞夫手捂眼睛惨叫倒地。
索拉博赶快扶起阿米尔翻墙逃跑。后面的追兵枪打的嗖嗖的。
好在,司机法里德看情势不妙及时发动汽车,他们才算是逃过了一劫。
懦弱的阿米尔在救助这个孩子的过程中,终于从多年的负疚情绪中走了出来,变得勇敢无惧。
后来,因为护照的问题,又发生了许多小故事。不过,最后总算安全回到了美国旧金山。
我们说,心灵的创伤虽然看不到,但对人的伤害是最深的。由于索拉博受到非人的遭遇,他一直郁郁寡欢,甚至都看不到他的笑容。
环境变了,这个孩子似乎还沦陷在往事中。
2001年九一一事后,阿米尔全家去放风筝。
那天阳光明媚,天很蓝,草地很绿。在放风筝的过程中,索拉博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而,为索拉博捡拾风筝的阿米尔由衷地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这话曾经是哈桑为阿米尔说的。
结尾也是好莱坞式结尾。故事是从美国旧金山开始的,最后又回到旧金山。阿米尔的家庭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只是折磨他多年的懊悔情绪得到释放。他对索拉博如同己出,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他的身上,这是对哈桑的一种补偿,也是对他自己的心灵的一种救赎。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电影。看似展现的是个人经历,其实也写的是家族,是国家的历史,包涵着巨多的内容。也是值得专注看N遍的经典影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