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译文】
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
【摘抄】
齐桓公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齐桓公是春秋首霸,在管仲辅佐下,曾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政治旗号是“尊王攘夷”,名义上都是为维护周王尊严。晋文公内政治理成功后,便开始对外争霸,以阴谋激发矛盾,又以诡谋战胜楚国,与诸国会盟,以臣召君,欺凌天下共主,这大概是孔子指责晋文公的原因。孔子推崇周礼制,评价人物存在情感偏向,如《八佾篇》中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他对不利周朝的说辞采取回避的态度。齐国位置偏处东方,刚开始争霸管仲只能打着尊周王而令诸侯的旗号;晋国处于中原腹地,左边有强齐、右边得秦助,战略目标联秦攻楚,吞并强楚保护下的小国,当时周室更为衰弱,霸主们都想取而代之,晋文公因而采取了会盟诸国、以臣召君来政治试探,随时局发展,其目标已经不停留于拥有霸主地位,策略也未必出自本人。文人多以情感道德来评价历史人物,历史多以成败论英雄,前者以情感、后者以结果,客观评价历史人物主要还是看他做出的社会和历史贡献。
【感悟】
齐桓公宽厚磊落守礼制,晋文公行事诡诈,擅长权谋,逾越礼制,加速了周朝礼崩乐坏,由治向乱的进程。国家不施仁政,不守礼制,民心不稳,必然走向败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