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抱着冷漠缺乏热情的态度,也是我们工作中的一大缺点。学生回答的不好没有触动老师,没有迫使他去认真思考学生知识薄弱的原因。教师带着冷漠的心情给学生打分,学生也并不把优异成绩看作是顽强劳动的成果,而认为是碰巧;对不及格的分数也并不认为是失败,而认为是“正好碰到了难的问题”。【只有教师对学生取得的成绩抱着急切地关注和极大的热情时,才能激发学生不断学习,不断为了获取知识而付出自己的劳动和思考。】
教学中,教师总是有意无意给最差的学生提比较简单容易的问题,而对较强的学生提出的总是难的问题。这套“办法”造成的结果是,当学生一听完教师面向全班提出的问题后,就能大致估算出他要求谁来回答的。【这样就让许多学生面对教师问题的时候,自动放弃了思考。】
学习愿望并不属于学生的任何天赋才能,而是要在日常劳动中,在克服困难中逐渐培养出来的一种品质。【而我们许多老师包括我自己在内,确在好心办坏事的过程中,逐渐削弱了学生的学习愿望。】
教师集体向每一位教师提出这样的任务:在备课时,要深入而周密的考虑让学生通过什么途径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无论如何不能回避这些困难,而要引导学生走上克服困难这条虽然艰巨然而受益极深的道路。每个学生都应当极力追求在学习上达到最好的成绩,被这种愿望所鼓舞。【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困难,让他们知道学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才会取得好成绩。】
我们把培养学生热烈的学习愿望这个问题提出来了,这就促使每个学生教师认真思考自己的整个工作体系,而首先考虑讲解新教材时的教学法。【当把激发学生学习愿望,这一目标放在前面的时候,老师就会备课时从多个角度去考虑如何激发学习愿望的前提下设计问题,设计作业和进行评价。】
至于八年级语法不及格的学生,教师通过让他们每天抄写长篇小说《母亲》一页,并根据有关的规则分析和解释每一个词的正写法。学生对于这一项学习很感兴趣,他们通过努力也初见成效。而他们的这一点,也鼓舞了其他同学的信心。【这种抄写文学作品中的语段来学习的方法 就是让孩子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词语的用法。学生不单单记住词语的写法,更真正的学会了他们在实际的语境中的用法。】
在班集体里建立一种努力学习的气氛,否则就谈不上全班的进步。这种努力学习的氛围是整个集体的一种重要的情绪状态,他们对今后顺利地完成学业任务有了信心。
创造这种成功的预感,是教师在培养持续的学习愿望方面的一项重要任务。
热烈的学习愿望就是学生在掌握知识或完成实际作业的每一具体阶段上,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一种道义上的满足状态。
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这一崇高的目标还要靠对劳动本身的尊重感来予以支持。【互相取得成绩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