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月》
蜜月我与《中年原创》的“密月”是前年夏天开始的,那年6月19日,我喜欢的秦皇岛日报《咱爸咱妈周报》因经费问题突然停刊了。
我曾有幸被聘为这家周报的特约通信员,经常有散文随笔在上面发表。
我曾有幸见过《周报》的两任总编和那些年轻有为的编辑,我曾把他们当作我的伯乐和知己,是他们鼓起我写作的勇气,让我的那些稚嫩的小文走进千家万户。
这家《周报》的突然的停刊,让那些热爱它的读者大失所望,在讨论“纸媒”生存的艰难的同时,充满了对它的眷恋,人们在追问:一份在城市里很受欢迎的报纸,我们应该更看重它的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我们常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是物质需求还是精神价值?
后来,我又在《北海日报》和《北海晚报》发表了几篇随笔。
再后来,我遇到了《中年原创》这家纯文学创作的网络平台并开始在平台上投稿,幸运是我的许多作品被平台认可,几乎每期都有文章发表。
让我受宠若惊的是,我的一些拙文还被评为每月佳作和每季佳作获奖,这是我始料所不及的。
我从内心感激这家网络平台对我的信任,我觉得这是我自《咱爸咱妈周报》之后,找到的另一个心灵的家园,于是我开始了与她的“蜜月”之旅。
在来《简书》之前,我把所有稿件都投在了《原创》,也一篇不落的都在上面发表。
蜜月去年10月,我登录了《简书》,并开始了在上面更文。我发现与《原创》相比,《简书》发文更快捷,无论什么时候,即写即发。而《原创》审稿周期最少要一周时间。这让许多以时效取胜的更文成了昨日黄花,失去了阅读的价值。
这一发现让我减少了在《原创》上的投稿,把大部分散文随笔投在了《简书》。
今年4月,我终于停止了在《原创》上的投稿,我与她的“蜜月”结束了。
现在,我来《简书》已满一年,更文140篇,码字21.6万,文章被多个专题收录,与很多读者和作者建立了联系,我已经熟悉和适应了这里的写作环境。
我创建的专题《人生感悟ABC》,在《简书》编辑的大力推荐下,受到广大作者和读者的热捧,现已收录更类作品4.7万件……
可是在我的心里,一直觉得对不起《中年原创》对我的栽培。当年《咱爸咱妈周报》停刊之时,我曾像一个流浪街头的孩子,是《原创》收留了我,让我找到又一个家园。
现在,我像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忘记了《原创》对我的知遇之恩,我为此常常感到内疚……
后来,当我读到作家周国平谈与一些曾让他受益的作家和作品的关系时,让我幡然醒悟。
周国平说,再好的作家和作品,他只是从中受益,而不会与任何一个人、一本书撕守。因为人不能总停在一个地方。
我承认,我离开《中年原创》是我的虚荣心在起作用,我常常不能忍受那些不到100人的阅读量,更不能忍受为增加阅读量、点赞和打赏总是去求助亲朋好友,我不想过那种没有尊严的日子。
于是,我只能“背信弃义”的逃离《原创》,结束与她的“蜜月”之旅。
也许,有一天我也会逃离《简书》,那时希望她能理解我的苦衷。
我常想,在人生的旅途中,所有的蜜月都是短暂的,只有蜜月以外的平常生活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