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啃读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中,这本书可是创造了7734万的收听奇迹了呢!
而且寒假中一边啃读一边在俩孩子身上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岂不更好?
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丧失了信心的孩子
行为不当往往是因为孩子没有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而行为不当的背后则隐藏着孩子失望的信念。
我们可以通过鼓励来帮助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当孩子的失望感消除的时候,他的不良行为的动机也就不存在了。只是对一个正在做不良行为的孩子进行鼓励,可是相当不容易、相当考究人的一个技术活。
今儿上午,我在蒸馍(豆包呀肉包呀什么的,应俩孩子的需求嘛),姐弟俩一个做作业一个玩儿做饭切菜的游戏,娘仨倒也各自为政。没多久,俩人又掐起来了,唉!清官难断家务事呀,我一般是冷眼旁观的,谁知“战争”竟然升级了!小家伙不顾姐姐的阻挡,非要爬高上低拿阳台上吊柜里的乳酸菌素片吃,差点掉到我打开盖子的洗衣机里!从厨房里冲出来的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都收拾了一通。老大登时脸上就挂不住了,又黑着脸不搭理人了,老二就是一个小皮锤儿,眨眼间就“阴转晴”了。
我想,此刻女儿心里肯定是失望多多的,觉得她没错,弟弟太过分,老妈太偏心!而此刻,让我变批评指责为鼓励也真的是太难太难?于是,我就利用带他俩下楼转悠的机会平心静气地跟女儿交流:弟弟就是个小混球,听不懂话又不讲理,姐姐自然不会跟他一般见识,反而是常常在妈妈忙的时候帮忙照看弟弟,甚至换着法子忽悠小家伙让他俯首帖耳的,多有办法的好姐姐………嘻嘻,千穿万穿唯有马屁不穿嘛。慢慢的,女儿那黑着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些。而且我也相信下一次姐弟俩的冲突中,姐姐会更加自信能够hold住弟弟的。
鼓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培养一种感知力——“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
鼓励是教给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所必需的人生技能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可以简单到是一个帮助孩子感觉好起来的从而做到更好的拥抱。如果你的鼓励不成功,很可能是因为时机不对,请记住冷静和暂停都可以增加鼓励成功的机会。
鼓励必须以相互尊重为前提
而相互尊重应该包括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的信任,对别人观点以及自己观点的兴趣,承担你对问题所应负责任的意愿,更应该以身作则。
当然,你会说很难鼓励孩子或者很难找到鼓励孩子的点,这时候请记住: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一定要着眼于优点而不是缺点。
当你把85%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关注15%的消极方面时,消极方面就会膨胀,而积极方面不久就会消失,因为你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而如果你把85%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认可并鼓励积极的方面,消极方面就会很快消失,而积极方面就会增加到100%,因为这是你所看到的全部,当你关注积极方面时,对自己和别人都是令人鼓舞的。
这段话真的还打印出来贴在办公室里、家里最显眼、最醒目的地方,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着眼于优点而非缺点。
安排特别时光
可以定期按计划陪孩子享受特别时光。
当孩子们期待和你的特别时光时,他们会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安排好特别时光可以提醒你当初为何要孩子——为了和他们在一起的快乐。
我家这俩家伙经常像拉锯一样拉扯我,大的要我陪她读某本书,小的必定会过来凑热闹要的陪他玩儿,尤其是看我和姐姐一起做作业时最爱过来砸场子,偶尔的一家人一起玩儿纸牌呀,外出踏青呀,户外运动呀倒是其乐融融的。看着他俩或争或抢或打或闹的镜头,心中充盈着满足感,就会刻意忽略掉不久前的鸡飞狗跳、焦头烂额了,养育孩子嘛,不就是痛并快乐着吗?
当然了,作为老师,可以在一学年里对自己班上的每个学生都基于几分钟的特别时光,尤其是要从那些看上去最没自信心的孩子开始(可以利用课堂作业的时间,课间休息时间,或者放学后的几分钟,用于与孩子之间的特别时光)
对于孩子而言,鼓励和学业同样重要。
读到这一章节结束时,看到这句让我第一时间就迫不及待记下来的话——
自尊既不能被给予也不能被接受,自尊是培养出来的,是从应对失望解决问题以及有错误中学习的大量机会中获得的自信和能力感中培养出来的。
我在不少的书中都看到过,独立而完整的自尊体系才是自律的必要前提。一个自尊水平越高的人,他身上的自律性也更强。
教养孩子鼓励是必不可少的,给予孩子自尊、培养他的自尊水平更是不可或缺的。这两样对于孩子而言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重要,很遗憾,太多的爸妈往往忽略掉了。
所幸我现在知道了,还不算太晚,知行合一,落实在孩子身上,当然也包括自己。
读书真的能点亮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