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中国建筑业,有“基建狂魔”之称。仅桥梁总数,即屡破世界纪录。而桥梁之雄伟壮观,更是举世闻名。去年10月23日,习近平主席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并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令人振奋和鼓舞。
前年暑假,我在大美新疆的赛里木湖附近,见过蓝天白云之下,高耸独立、极为霸气又美丽无比的果子沟大桥,也是新疆第一高桥。
其实,中国造桥自古发达,世界上最古老的桥就是我国建于隋朝、距今1400余年的赵州桥。
这些桥不仅便利了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也美化了当地环境、或对当地景观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其实还有一种桥,旨在观赏,而通行作用则在其次,如公园里的众多桥梁。颐和园西堤一带的6座桥梁以及十七孔桥等,观赏功能极为典型。它们型态各异,美轮美奂,令人赞叹,流连忘返。西堤上的镜桥,其命名源自诗仙李白的诗: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我家附近的郊野公园,开挖了一湾人工河道(目前并未蓄水),不仅修建了木栈道,也修建了几座曲曲折折的人行木桥和一座木栏杆桥。这些桥,主要是为了增添公园的美感。行走其间,耳闻自己踩木板发出的咔吱咔吱之声,别有情趣。
还有一种桥,寄托了人们的种种心绪,这在文人骚客的咏桥诗词中,屡见不鲜。如北宋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中国几乎人尽皆知的鹊桥,已然是美好爱情的象征。
北宋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的《少年游》,则别有旨趣: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词人喟叹,古都长安著名的灞陵桥见证了多少人的离别和世事变迁。
每每阅读这首柳词,我常常莫名地惆怅和感伤。
惟愿人世间,人与人心桥相通,和谐而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