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流传千年的《兰亭集序》。
读书的时候,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定会有一句“并背诵全文”。那时只知这篇序文写得好,文字隽永,寓意深刻。后来接触书法,才知它果真当得起“字字珠玑”这个评语,唐太宗评其为“尽善尽美”。
一开始临摹兰亭序,只知道它好,好在哪呢,好在上面的那么多方印章啊。一千多年来,多少皇亲贵胄、文人墨客、富豪巨贾争相收藏而不得,每个有机会到手的人都想在其上留下自己的印迹。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我们初接触书法的人来说,要想看出这幅字的好坏,那恐怕只能人云亦云,谈些陈词滥调了。直到有一天偶然在网上看到放大的单字版,我顿时被扑面而来的鲜活气息、豪放之意所震慑,再也挪不开眼。
一直惊叹于汉字的神奇,大概是因为造字的起源是基于象形、会意的方法,每个字的结构、笔画组合而成的整体总是能够完美地展示出这个字的含义。看到“怒”,你眼前便浮现出怒气冲冠的表情;看到“哀”,宛如看到林黛玉哀婉悲戚的面容;看到“欢”,又似乎看到天真烂漫的少年在原野上欢快地奔跑;看到“乐”,一张开心得合不拢嘴的笑脸不是跃然纸上吗?
然而,书法的神奇之处,不仅仅在于表义的功能,她的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了书者的精神力量,表达了书者彼时的所思所感。《兰亭序》凡三百二十七个字,结构变化,笔法转换,字字不同。就算是初学者,也能从那或飞扬或顿挫的笔画中,体会到王羲之当时的心情转换。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永”字是楷书笔画的总括,所以“永字八法”又被作为书法的代称。《兰亭序》起首的“永”字,就飞扬着一股春天草长莺飞的气息,令人见之忘俗。“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崇”字,一股高山峻岭,险峰矗立之态跃然纸上。 “盛”字,丰富、盛放、满溢之意呼之欲出。序文的前半段,大多是描景叙事,与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相呼应,书者的笔法也是飞扬跳脱,洋溢着一股欣欣然之意。
序文的后半段则重在表达感悟,谈人生、谈取舍、谈生死、谈古往今来、谈后世今生,调子转为沉郁,笔法也随之由外放转为内收,深刻隽永。
怀抱天下,心忧后世 忧思难断,嗟叹不已作为书法的初学者,不敢高谈阔论书法的好坏,但对艺术的感受却能触及一点。优秀的艺术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够打动观者,影响世人。《兰亭序》传承千年,不仅在于其中所包含的心忧天下的精神、看淡生死的气韵,也在于每个字中饱含的生命力,任何一个字单独来看都是鲜活的,有着自身表情达意的力量。我想,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为之神迷的原因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