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比较的方法论

作者: 丨张伟丨 | 来源:发表于2019-02-14 11:41 被阅读3次

    人比人,气死人。这通俗简单的道理,深刻说明错误比较的危害,但我们在生活中极少有意识避免错误的比较。

    比较明显的例子。老员工和新员工关于薪资的比较,老员工在单位打拚好几年,却发现还不如新来同事待遇高,避免产生要离职的念头。单单从待遇上考虑自己是否离职,明显不是一个好标准。从个人发展角度看,这个标准不是离职的充分要素。从公司角度看,如何解决新老员工出现类似心理,避免人才流失是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社会比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在1954年提出来的构思,是每个个体在缺乏客观的情况下,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

    可见,以他人(周围的人更容易发生对比)为标准,如果这个标准不清晰,尺度把握不好,对个人和公司都是损失。

    我们可以理解老员工的心情,或许老员工更渴望的是得到老板肯定,这种肯定应该体现在待遇上。这是团体内竞争一种体现,这种竞争更看重的是能力(即为公司提供的价值)。单纯比较待遇的结果可能有三种:

    1)抱怨老板,未发现自己的能力,想通过打压新同事表现自己。

    2)与新同事表面平和相处,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不帮助新同事快速熟悉业务。

    3)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想在与新同事的竞争中胜出。

    三种结果走向不一样,对一个人职场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第3种结果,可以帮助发现自己的优势,激发强大的行动力。这才是比较的正面意义——激发更多积极行为。

    前2种结果,没有想清楚比较的真正意义。

    在比较过程中,适当的背景因素不可缺少。因为,只有当有关的背景因素相当时,比较出来的结果才有意义。然而,人们出于自尊往往会选择背景不同的人作比较,以得出合乎己意而有偏差的结论。

    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本质上看并没有错,但要看怎么比,比什么,和什么人比。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平时进行的比较有两大类:一类是个人内部的纵向比较,另一类是人与人之间的横向比较。

    根据这个理论,工作中

    一是纵向比较:拿自己的现在和过去比;

    二是横向比较:拿拿比自己稍强的人比。

    做自己,别乱比。会气死人的。想想对自己而言什么最重要——是待遇更重要,还是成长更重要。是比较更重要,还是认识自己不足更重要。

    严格设置自己的比较标准,想清楚什么最重要,才会在比较中收获更多正面意义。


    这是【全过程工程咨询——时间管理部分第94篇文章。】

    注:(时间管理)观点来源于 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

    10大模块: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时间管理、自我管理、表达沟通、谈古论今、逻辑思维、心理学、营销、认知升级,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迭代:

    1、构建系统思考能力,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

    2、构建有效的表达、沟通系统,打磨世事练达、左右逢源的人脉资源。

    3、打磨一套自我迭代升级的认知系统。

    以全过程工程咨询为专业基础,力求打磨出个人持续成长方法论。

    全过程工程咨询主要学习书目:

    我是张伟,正在构建一个复利知识库。

    每个知识卡片都是一个乐高积木,积累1000天,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宏伟城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确比较的方法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as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