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认知科学探索与创新哲学之光思考者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识破眼睛的“谎言”的?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识破眼睛的“谎言”的?

作者: 会跳舞的摩托车 | 来源:发表于2017-01-18 15:24 被阅读54次

最近在重读阿图尔·叔本华(1788-1860)写于26岁的论文《充足根据律的四重根》,里面提到了一个我们早已习以为常,但仔细想想又未必能作出具体解释的现象。叔本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非常有趣,我想借这个现象来跟大家探讨一下叔本华对感觉和知觉的认识。

有趣的现象

大家还记得初中物理课堂上的“小孔成像”实验吗?蜡烛通过小孔在纸片上成出倒像(图一)。我们知道,人眼成像的原理与小孔成像的实验相似,物体通过我们的瞳孔在视网膜上成出的也是倒像,可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世界却没有因此而颠倒过来呢?

图一

这个问题在我当初做实验的时候已经产生,我还十分清楚地记得当时物理老师只用了一句话就把我给打发了:“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将倒立的像进行了‘修正’。”但是这个答案并没有使我信服,因为我觉得中间跳过了很多关键的环节。

其实,在物理老师的答案之上,我们还可以继续追问下去:“为什么我们的大脑可以对倒立的像进行‘修正’呢,我们的大脑又是如何对其进行‘修正’的呢?”我认为最起码解答了这两个问题,答案才会相对完整。下面我们来看看叔本华是如何解答这两个问题的,我们先从后面一个问题开始:

问题一: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对倒立的像进行“修正”的?

首先,我们在看到物体的时候,物体本身发出或反射出的光会传入我们的眼球,刺激我们眼球的神经末梢,而神经末梢的功能是产生“感觉”,于是,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一幅颠倒的图像便留在了我们的脑海中(图二)。但注意,此时我们的意识中并未有任何关于物体在空间中的客观表象,只是产生了主观感觉并留下了一幅图像,仅此而已。

图二

在继续下一个步骤之前,我要先在这里详细解释一下“感觉”这个概念。我们这里提到的“感觉”指的是只存在于身体内部的,因而本质上是主观的东西,并且对于它的变化我们只能通过时间来认识(图三)。这句话有点难理解,我举个别的例子来解释一下:当我们被针扎,会产生疼痛的感觉,这是因为我们的神经受到了刺激,这种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并且这种不痛到痛的变化是因为有(内在感觉形式)时间的存在才被我们所察觉到的,而不是因为有(外在感觉形式)空间的存在。因此,即使没有针扎我们,或者说假如我们的世界剥离了空间这个维度,痛的感觉依然是可能存在的,但假如我们的世界剥离了时间,痛的感觉,或者说一切感觉便不可能存在。(是很抽象,所以可能需要你去努力地yy一下……)

图三

在眼球的神经末梢产生感觉并留下图像之后,大脑便开始履行它的职责——识破眼睛的“谎言”。但在讲述大脑是如何识破眼睛的“谎言”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大脑的一个重要功能。正如神经末梢的功能是感觉,大脑的功能便是知觉,知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理智,因此,我们之所以能把主观感觉的素材转化为客观世界的表象,靠的便是理智一个十分重要的性质,即理智先于一切经验地(简称“先验地”)在自身中包含了时间,空间以及因果规律(图四)。也就是说,理智先天便有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理念”,并和世间万物一样遵循着因果规律。至于你问为什么理智先天便有这个属性?很简单,可以这么理解:正如我们的消化系统先天就具有消化的能力,并不需要我们后天去学习如何蠕动胃肠部才能消化,理智作为大脑的产物,也先天便具有上述提及的独特属性,这是由大脑的性质决定的。

图四

在大脑运用知觉去认识神经末梢所产生的感受的时候,因果规律作为知性起作用的特有形式,首先发挥了它的功效。因果规律使得我们的知性把已知的肉体感觉(即眼球神经末梢产生的感觉)设想为一个结果,因而必然地包含了一个原因(也就是为什么眼球神经末梢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并且通过唤起存在于理智中的(外在感觉形式)空间的协助,把这个原因移到我们身体以外,于是外部世界的客观表象便由此产生(图五)

图五

具体来说,知性通过感觉收到一个碰撞视网膜的光线的材料时,便沿着相反的方向追溯起它的原因,这个时候原本在眼球内成的倒像便又重新产生了交叉颠倒(图六),并且原因作为一个外部对象在空间中把自己真实地呈现了出来,也就是说,在物体最初发射出光线的位置上,而不是这些光线所到达的视网膜的位置上把自己呈现出来。至此,知觉通过因果规律把主观的感觉材料和客观的空间表象统一了起来。

图六

了解了我们的大脑对倒立的像进行“修正”的过程,剩下的那一个问题便很简单了。

问题二:为什么我们的大脑可以对倒立的像进行“修正”?

因为知性,也就是我们大脑具有的知觉功能。大脑的知觉功能能把眼球神经末梢受到来自物体的光线的刺激而产生的主观感觉进行“修正”(相对来说,说“认识”更为准确),从而转化为客观世界的空间表象,即与客观事物相对应的真实的表象。所以可以说,没有知觉,一切事物都是颠倒的。

总结

最后,我们来最后总结一下,在叔本华的体系中:

1. 神经末梢的功能是感觉,大脑的功能是知觉;

2. 感觉只存在于我们身体内部,因而本质上是主观的东西,它通过内在感觉形式——时间被我们认识;

3. 知觉的特征理智先验地包含时间、空间和因果规律;

4. 感觉为知觉提供素材,知觉在因果规律的支配下借助于外在感觉形式——空间把产生感觉的原因构造得与感觉素材相一致,并在三维空间中呈现出来,客观表象由此产生。(图七)

图七

相关文章

  •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识破眼睛的“谎言”的?

    最近在重读阿图尔·叔本华(1788-1860)写于26岁的论文《充足根据律的四重根》,里面提到了一个我们早已习以为...

  • 如何识破别人的谎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的心中所想,我们都不知道,那么,有事候我们就无法区别别...

  • 如何识破谎言

    2018.3.5 毫无疑问,一个有吸引力的标题加上一个令人舒服的演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让我增加对这个TED话题的好...

  • (3)识破人生的谎言,学会课题的分离——读《被讨厌的勇气》

    (3)识破人生的谎言,学会课题的分离——读《被讨厌的勇气》 识破人生的谎言。学会课题的分离。 分离与超脱。 能够改...

  • 被识破的谎言

    连看了两天房,今天准备最后敲定,前两天柒小妞都吵着非要和我们一起去,可是带着她效率真的太低了,我们要看下一处她玩的...

  • 职场上如何看人不走眼

    职场上,如何看人不走眼?如何做到知人知面又知心?如何识破谎言?在工作中占据主动,把握他人的心理? 这关系到我们能否...

  • 讲书笔记:如何识破男人的谎言

    你好,欢迎来到简书。今天,我要给大家解读的书籍是《如何识破男人的谎言》。全书一共23万字。我会用大概25分钟的时间...

  • 118. 谎言歌

    诗/秦岭树 这样的谎言这样降临如此美妙的谎言开出谎言之花 什么样的谎言什么样的花没有识破的谎言是最美的花 走在谎言...

  • 【简书闪充】青楼老鸨的作用《错不在我》

    推荐指数:6.8 遇到问题时,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我的错,那到底是谁的错? 本书主要是教我们如何识破谎言和借口,为我...

  • 无法容忍的是被识破的谎言

    本人女,也可以叫女汉子,性格直来直去,讨厌拐弯抹角,更讨厌一眼就能看破的谎言。 你可以为了自己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识破眼睛的“谎言”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fb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