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也许是有用的,但每一次逃避和妥协,都是沉入深渊的开始。 ——《半是蜜糖半是伤》
我从小到大都拖延。小学,我周末看了两天电视,然后周一早上六点起写作文,不带任何犹豫,半小时写满一页,字迹我也认不出。
初中,还是初三,最离谱的一次,我边走路边写数学作业,进了教室就要交了,急中生智,乱写也比不写强,胡写一通。
我身边人也爱拖延。我高中的同桌,周末放假过后,经常早自习在赶作业,心理素质比我还好。大学时,老师第一节课布置的作业,八周后交,交作业时,一哥们当堂用电脑赶作业,我为他捏了一把汗。
不出意外的话,拖延会伴随我们一生,这是无法更改的事实,无论你如何聪明,如何勤奋。《自律力》的作者马歇尔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领导力思想家,他在书中写道:我曾向自己承诺,今年要读完《战争与和平》,结果我已经连续承诺了43年。
去年疫情在家,时间很充足,我却写不了论文。尽管我知道时间非常紧迫,开学后要秋招,还要考试,每天我只能看着直播,刷着短视频,无能为力。
我想摆脱拖延,买了一本书《拖延心理学》。书我看完了,论文也确实没动,但对于拖延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以我写论文为例,说说拖延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首先我想明确的是,拖延≠懒。“懒”是一种省事的说法,当一个人没有去做TA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习惯用“懒”评价一个人不思进取,无所事事,这是因为大脑为了适应复杂的情境,所进化出的条件反射。
例如,我们手接触到火时,会立马缩回,而不会犹豫片刻,这是大脑为了保护我们,将火与疼痛感捆绑在了一起。
我觉得世上没有懒人,我懒得写论文,可是打游戏比谁都积极,通宵在所不惜,我到底是懒还是不懒呢。用懒作为贫穷的原因也是不合适的,人的心理如同星体一样复杂,不能简单归因。
导致拖延的四大因素包括:
1. 对成功信心不足
我从来没有写过论文,写了的课程论文也是草草了事。我也没有做过计量模型,对于论文的困难度无法估计。我寒假曾买过计量课程,但没有看完,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能坚持做一件事情。
对成功信心不足也可能来自家庭,来自环境,如果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他们并未取得成功的话,会让小孩在心理上认为成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2. 讨厌被人委派任务
一方面,被人委派任务便会有所期待,有期待就会有失望,担心无法满足期待,降低自己的形象,便会加重拖延。我导师对我期望挺高的,使得我不想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无法迈出写作的第一步。
另一方面,被人委派任务可能会损害自尊。人在本性上是积极主动的,在意识上我们可以认为自己是万物的主宰,被人安排时会觉得自由受到剥夺。我的论文框架完全由导师安排,我觉得没有展现自己的思路,可能会加重拖延。
3. 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
我写论文之前会看几个小时的直播,听音乐,以准备好。而且,我爱凑整点,若现在是三点过一分,我会等到三点半动笔,然后拖到四点,一直重复下去。
所以我经常晚上十一二点开始干正事,问题在于经过一天的纠结,精神损耗得差不多了,此时回想起熬夜猝死的新闻,只得放弃。然而到了明天,又面临一样的困境。
4. 目标和酬劳太过遥远
写论文历经半年的时间,时间长着呢,每一天对于论文的写作无关紧要,可是这么多天加起来要命了。
我经常在想,当真度日如年的话,每个人都会成功。生活的质量由每一分每一秒决定的,它们共同组成我们完整的生命。
对拖延的原因有更全面的认识,应对拖延时才更能够得心应手,书中推荐了战胜拖延的三大武器:
a. 学会怎样判断时间
核心是做计划,对目标分解,正如最早的时间管理专家阿兰・卡凯因所说的:“想要失败,就别做计划。”
TED演讲者Stephen Duneier在他的演讲《How to Achieve Your Most Ambitious Goals》中提到,他做了许多事情,一年内学会了德语,创造了织毛衣的吉尼斯记录,成功登山减肥,他的方法是将大目标分解,每做20分钟,打会游戏,放松一下,再做20分钟,循环往复。
北大数学竞赛金牌教练核聚创造了一套通过任何考试的方法,核心是将大目标分解,不是颗粒化而是粉碎化,分解得越小越容易完成。
一篇论文三万字,如果我从头开始写,规定自己一个月必须写完,估计很难完成。如下图所示,我将论文分成几个部分,我一周只用完成小目标就行了。

b. 学会“接受”和“拒绝”
我们人类天生是高级策划者,低级执行者,很喜欢立flag,说大话,但是往往一个小目标能占据我们的全部时间,所以立太多目标几乎不可能完成。
如下图,我在朋友圈许下的美好心愿,快三年过去了,我仅完成了其中两项。自文艺复兴时代所倡导的“认识你自己”,即使放在今天,对我们现代人也是不小的挑战。如果不了解自己,便无法制订适合的目标,成功无从谈起。

成年后,尤其是成家之后,时间稀缺,做自己事的时间更少了。我外甥女两岁半了,照顾她要花费一个成年人全天的时间。我们要做减法,而不是加法,我觉得人生目标最好不要超过三个,多了很难实现。
c. 利用身体减轻束缚
拖延者对时间的认识呈现出一种病态,他们一方面任凭时间流逝不做当前要紧的事情,另一方面不愿意花一点时间健身,以此作为对自己拖延的惩罚。
运动是调整拖延的一种方法,对提升我们的情绪很有好处。修身是养性的方法之一,与自然接触符合人的自然属性。
通常经过运动,我们的身体放松,会更加有“效能”。越是成功人士,越愿意花时间锻炼身体,再投入工作会焕然一新。
活在当下是困难的,尽管我们一直在倡导。拖延根本上不是一个时间管理问题,不是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它有关我们的尊严。
投入意味着放下过去和焦虑,放下不堪的自己,启动是困难的,但进入状态时我才真正感觉到自己活着。拖延并非绝对是一件坏事,在我们陷入低谷时它也是我们的保护伞,与拖延相处,接受虽有缺陷但仍有希望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