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印象

作者: 林多多1995 | 来源:发表于2018-09-02 22:23 被阅读66次
上海印象

    做为一个三、四线城市的普通人在没去上海之前,对上海的印象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到处是美丽的旗袍美女和动辄火拼的黑社会老大,总感觉上海高高在上不是普通人能接近的大都市。直到一次次的走近,才慢慢的喜欢上她。

上海印象

  第一次去上海大概是1998年11月低,和领导去上海出差考察设备和材料。哪时刚刚出现合资企业,感觉上海的企业接待客户不会拼命陪酒,酒随意、座次也随意不必主宾非要分的那么清楚,人倒是非常热情,领着我们看了东方明珠,一路上介绍着她们的企业她们的产品一点都没有觉得烦人。宾馆的服务员看到我们点菜总是偷偷的笑,大概没见过这么大饭量的人吧。据说那时候的上海人一个蟹腿能喝一顿酒,我们点蟹至少一人一只。我们只是奇怪难道上海人吃蟹要大家一起吃一只吗?

虽然当时北方已经冰天雪地,上海依然绿树成荫,只是郊区的稻田里有点秋天的味道,到处特别干净马路上没有一丝尘土、出租车从来不鸣笛,只是呼啸着在马路上飞驰。

商场也和北方不一样看上去是一栋走进去才发现整条街的商场全部连在一起,只要有体力走多久都可以,价格也不是贵到离谱,我们城市有的品牌上海也有只是款式多一些价格更低一些。商场到处张贴着打折处理让利的大海报 ,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见到打折处理的“便宜货”走不动路,和别人借钱买了一件当时怎么看都觉得好的奢侈品——皮夹克。虽然回家以后由于气温的原因没穿过几次,像鸡肋一样在衣柜里挂了好多年,最终以送人结束。

第一次对上海的印象是繁华、干净,对上海开始有点喜欢。

上海印象

  第二次去是2010年8月份上海世博会,那是的上海更加漂亮,大街小巷都摆满鲜花,沿街的房子全部分刷一新,依然是特别干净整洁,繁花似锦。这一次是和爱人和孩子一起去的,爱人的同学帮忙定了一家老字号酒店,历史悠久,出行方便,推开窗就能看到满院子绿色的大草坪,舒适宜人。

唯一让人接受不了的是世博会的人太多了!热门场馆人满为患,拿着小板凳慢慢往门口挪动,大汗淋漓的挤在一起排队,大概三、四个小时能排进一个场馆。人多加上气温高,整个人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记得当时还特意带了排队专用折叠坐凳仍然解决不了热和累的问题。当时就看了比较不错的两个场馆德国馆和英国馆,其他大热的美国馆和沙特馆直接放弃了没去看,身体吃不消。

    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此次世博会也是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同时7308万的参观人数也创下了历届世博之最。由于宣传工作做的非常到位,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想去世博会看看,我们也有幸成了7308万人里的三个。宣传加上暑期加上父母的期盼,让我们去的哪几天人数爆表。拥挤的人群,让我对世博会顺带上海哪点美好印象荡然无存。

第二次上海之行的印象是热和拥挤,在此之后好几年都不愿意去上海。

上海印象

  第三次去上海要感谢罗振宇办的2016年得到发布会。“四大天王”(订阅用户10万以上)在上海大会堂举办的发布会,近距离听老师给大家串讲他们自己的思想。虽然听了他们近一年的网上课程,听线下课仍然比线上课要震撼的多。一群不甘于平庸喜欢努力奋斗的人聚在一起,聆听大师的声音,寻找自我提升之路。学习不但要读书更要去现场感受,即便图片拍再真切也比不上坐在红色的座椅上感受一下灯光、音响、空调,更加震撼心灵。

上海大会堂位于上海世博会中心,它总建筑面积约14.97万平方米,东西长约350米,南北宽约140米。建筑群落由2个体块组成,东部为多功能区,西侧为会议区。据主办方说他们动用了许多资源才如愿租下上海大会堂的红厅。毕竟是上海人民代表开会的地方一般不对外开放。

这一次从订房间、坐车、吃饭全部独自在手机上完成,方便快捷,还定了一辆专车特别方便,又开始喜欢上海发达的服务业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只要想学什么都可以学到。

第三次的印象是大气、奋进、学习气氛浓郁。

上海印象

第四次去上海是今年8月份20-24号和家人一起去上海度假,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我们去了迪士尼游乐园、上海财经大学、外滩夜景、东方新天地、还有反应老上海巷子的田子坊,不断的在最繁华和最古老的老上海之间穿越。

唯一不变的就是到处都干干净净,无论是高档饭店还是早餐店,所有的服务人员都训练有素,让顾客放松舒适。城市的年轻人越来越漂亮,哪些下班的白领和韩国的写字楼的白领差别不大,无论是衣着还是妆容都是满满的都市感。

上海的吃饭并不贵,早餐十块钱能吃的很饱。地铁、公交、出租都非常方便,随时都可以在手机上查询,一路用着app导航没有任何不适感。在上海即可以穿国际大牌也有无印良品这样的品质不错的超市任人选购。比三四线城市方便的多价格也比较合理。

这次的印象是方便快捷、舒适宜居;历史底蕴深厚;

回顾自己进二十年的上海之行,每一次去上海都会给自己不一样的感受,没去上海之前听到的只有上海的高房价、道路的拥堵,人口的不断增加。到了上海之后才知道上海不断扩张的原因。

忘记是哪个大师说过,由于各地政府提供的市政配套设施差异巨大,造成各地居民享受的城民待遇千差万别。出现了向一线城市的房价是三线城市普通职工一年的总收入仍然无法买入一个平方的差别。像外滩周边的江景房早已有数亿的豪宅,更是不足为怪。就像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无论是教育、医疗、就业等各方面的资源是普通城市的数十倍之多,房价同样是数十倍也就可以理解了。

上海印象

上海这样的城市还是要经常去看看,感受一下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找一下自己和国际一流的之间差距,重新燃起自己努力奋斗的决心,也许这就是大家喜欢上海的原因之一吧。

相关文章

  • 上海-印象

    对于上海的印象,是在2012年初,我和二姐一起,从老家来到上海,那年我16岁,她19岁。 经过十小时的路程,到这座...

  • 印象上海

    有人说,喜欢一个人,恋上一座城;我没有喜欢的人,却实实在在掂念着一座城。 初识上海,是05年三月份的事,当时为了文...

  • 印象&上海

  • 上海•印象

    托大学生艺术现场展演和我们楚韵新荷女子合唱团的福来到了上海,此次上海行,让我近距离的感受了上海的氛围,给我...

  • 上海·印象

    前一程抽时间去了一趟上海,在我的朋友那小住了几天,这也是我第一次去上海。 对于上海的原始印象,就是大都市,繁华如梦...

  • 印象上海

    曾经对上海的印象还停留在电视的繁华上,如今对它的存在只有负一百分,不管那是不是真正的上海人还是外地人,就这交通环境...

  • 印象上海

    印象上海 今年大年初一,一家子早机飞上海。记得第一次游上海还是1992年,那时刚出来工作,记忆中的上海无限繁...

  • 印象·上海

  • 印象上海

    & 初识上海 第一次到上海,大约是在1999年春末夏初,现在想来都是好笑和惊奇,撕开了我一个小土妞看世界的视野。 ...

  • 印象杭州,印象上海

    7月11号至17号出岛到杭州和上海逛逛。 印象杭州:西湖处处有是美景,景景优雅静谧,在西湖感觉不到...

网友评论

  • 薇薇426:大姐的文笔越来越好了!
    林多多1995:@薇薇426 还差的远呢:yum:阅读量能上万才算好呢。

本文标题:上海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dv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