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芳华,很多人哭了。从电影院出来,不知为何,我出奇地平静,内心没有丝毫涟漪。
如果问我体会到了什么,我说不出来;如果问我这是不是一部好电影,我也说不出来;如果问我是否看懂了什么叫做芳华,我更是说不出来。
也许,我是90后,与那个年代相隔过于遥远,体会不到那个年代的气息和美好;
也许,这部电影中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以我的知识、内涵、阅历是体会不出来的;
也许,是我过于浮躁、过于焦虑,追求的是成功与成名,对于这样一部文艺、清新的电影难以平心静气地欣赏、揣摩。
可是,我又不禁问自己,什么是芳华?
按照解释,芳意味着芬芳,华意味着年华,那么这部电影的意思就是芬芳年华吧。那么,这部电影讲述的是谁的芬芳年华呢?
毋庸置疑,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的故事,那么,主人公自然就是刘峰和何小萍,看完了整部电影,我实在是感受不到他们的年华是芬芳的。
刘峰一心做好事,像个活雷锋,但先后经历了触摸事件——处分下放——负伤截肢——执法欺压——妻子背叛——一场重病——孤苦潦倒。
而何小萍呢,满怀着希望和兴奋进入了文工团,以为从此以后就不会被人欺负了,却也先后经历了军装事件——衬衣风波——气味遭嫌——装病被识——下放医院——走向战场——战斗英雄——精神分裂——孤独终老。
值得庆幸的是,这两个人最后相依为命,彼此照顾,算是有了个依靠,可是,这样的年华有一点点芬芳吗?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也许芳华指的是他们那一代人的芳华,重点是追忆那些难忘的岁月。
可是,既然如此,为什么非要重点突出两个主人公的悲惨经历呢?是要通过以此来表达对于那个时代的控诉?
既然是控诉,就是要通过他们的经历引起人们的愤慨和共鸣,可是,真的能起到作用吗?
何小萍一进文工团就被欺负、被嫌弃,后来,她又因为刘峰下放,对组织失去了信心,在慰问骑兵团演出时装病不上场,被政委识破没点破,反而把他请到了台上,号召战士们向她学习。
那一刻,何小萍的内心肯定是温暖的、激昂的,电影中并没有给出她表演的镜头,但毫无疑问,她内心肯定是充满着幸福、充满着斗志完成了那次表演,她又重新对组织有了信心。
可到最后她才发现,自己竟然被政委无情地调到了医院,成为了一个被利用的工具,她笑了。
我想,这个笑容里包含的是对自己的嘲讽和对组织的绝望吧。
她被捧到了天上,随后又被无情地扔到了地上,这一刻,她也许看透了命运了吧。正如后来她在战场上成了战斗英雄,却精神分裂了。
是啊,在命运的捉弄面前,她是渺小的、无力的、悲哀的。
刘峰也是如此,一心做好事却没有好报,深深地爱上了林丁丁,一次拥抱,却因为林丁丁的明哲保身导致自己被处分,下放连队。
上了战场后,右手臂又被打穿,截肢,而后妻子又背叛,自己只能开车运送书籍,却被执法部门无情扣押,遭受欺诈。
后来,正好被郝淑雯遇到,郝淑雯一句“草你玛的,竟然敢打战斗英雄”,很多人落泪了。
这只是影片中的情节,而现实生活中呢?又有多少老兵至今还没有得到一个善待呢?并且,郝淑雯真的是同情刘峰吗?
当她随后与萧穗子拿着刘峰的假肢和林丁丁的照片开着玩笑,说:
“林丁丁现在胖成这样,恐怕刘峰的假肢也不愿摸她了吧”
说完她俩哈哈大笑,一如多年前嘲笑何小萍的那样,嘴脸未改。
既然是这样,之前郝淑雯为刘峰打抱不平的那句“竟然敢打战斗英雄”还有什么分量呢,她不也是在拿战斗英雄的伤痛开着玩笑?
当然,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刘峰的悲哀。
那么他们俩的悲哀,真的可以触动到我们吗?
何小萍被战友欺负,如今呢?各种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甚至幼儿园也难以幸免,何小萍受的那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何小萍被战友嫌弃,如今呢?阶层固化,普通人进入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圈子,被鄙视、被欺压的是少数吗?
何小萍被组织捉弄,如今呢?个人在组织面前,更是渺小的、无力的,自己的命运很多时候也并不在自己手上。
刘峰一直做好事却没好报,如今呢?
社会越缺少什么,越是宣扬什么,可是,见义勇为的往往得不到一个好的结果,也造成了老人摔倒了没人敢扶、看到马路上人被撞了没人敢上前去帮一把,或者是报个警,直到活活被车压死,最近很火的江歌一案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所以,人们现在都变得很聪明,知道什么叫做趋利避害,这也是本性,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沦为了无情社会里冷漠的看客。
刘峰那么爱林丁丁,却被诬陷。如今呢?
其实,当林丁丁坐在刘峰做的沙发上,说出以为只能在锦江饭店和军区首长家才能坐上这样的沙发时,自身的性格暴露无遗,就为以后埋下了伏笔。
我有个同学在军校读书,他们学校里还有文工团,一样的情节,他喜欢上了文工团的一个独唱女高音,因为他说听那个女孩唱军歌,感受到的是女孩对部队满满的热爱和对军人满满的崇敬,让他感觉特别美好,但是,他的表白被无情拒绝,后来通过那个女孩的室友知道了原因,因为那个女孩认为我那同学一个月的津贴都不够她买一张面膜,压根配不上她。
我们当下的时代,早已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了,各种社会冷漠、道德缺失事件频发,人们早已麻木、习以为常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现实生活中就耳濡目染了很多比电影还要残酷的情节,或许,我们早已对这样的事情麻木了、有免疫力了。
记得刘震云说过一段话:
“不是我幽默,是生活本身太荒唐了。
但最荒诞、
最值得警惕的是,
你荒诞,
我也荒诞,
大家共同把荒诞过成了日子,
把荒诞变成了正常。”
我们当下的时代,把荒诞过成了正常,而芳华里追忆、怀念的那个年代呢?是不是也把荒诞当做了正常?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芳华,到底是谁的芳华呢?
是林丁丁的芳华吗?也许是。
她最后实现了愿望,嫁给了一个有钱的华侨,照片中的她,人到中年、变得很胖,但也笑得很开心、知足。
是郝淑雯和陈灿的芳华吗?也许是。
他俩都是高干子弟,门当户对。后来,陈灿成为了一个地产商人,手里有着上一代的资源,肯定也很成功,郝淑雯带着儿子,享受着贵妇的生活,衣食无忧。
是萧穗子的芳华吗?也许是。
她的父亲顺利平反,她也考上了大学,后来成为了一个有名的作家,签售着自己的新书。
并且,电影最后说了一段话:
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
虽然他们谈笑如故,
但是不难看出岁月,
对每个人的改变和难掩的失落,
倒是刘峰和小萍,
显得更知足,
话虽不多,
却待人温和。
我想,通过这段话,已经可以得到答案了。
曾经享受着青春和快乐的人们如今老去,难掩失落,更喜欢回忆着过往,怀念着那个时代属于自己的芬芳。
而这段芳华,却是有些人不堪回首的过往,因此,他们现在反倒显得更知足。
比如刘峰和小萍。
是啊,你的芳华,只是别人不堪回首的过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