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毛是我大学时候的同班同学。因为一个在闽南,一个在闽北,恕我直言,平常联系也少。几十年来,除了班级集会,同学们见见面,聊聊天,是件极其奢侈的事情了。
偶然间,看到小尼同学在班群里发布阿毛要来泉州开会的消息。小尼发布消息的目的,是希望借此契机,发动住在泉州周边地区的同学也来聚聚,共叙同学友情,共同追忆似水年华的青春往事。由于大家各忙各的,即使是同在泉州地区,由于住得分散,平时同学要聚一聚也不是那么容易,大家都很忙,时间地点不好定。
班群里有位才女同学发言了,说附近的同学们都“蠢蠢欲动”,她故意用诙谐幽默的话来调侃,在群里逗乐和“逗阵”“闹热”。也许是语言过于形象了,也许是说到同学们的心坎里了,于是附近的同学大多选择“潜水”,默不作声。
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爬虫靠蠕动身子而前进,想动而动得艰难且缓慢。“蠢蠢欲动”一词出自于《异苑》一书,书中讲述了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故事,以奇异的动物居多。
《异苑》卷一讲述一个故事:据说,三国东吴孙权赤乌八年(公元245年),派校尉陈勋到句容开掘运河,挖掘到一个“黑物”,没有头也没有尾,形状如数百斗的小船,长数十丈,蠢蠢而动。
《异苑》卷三,还讲述了另外一个故事:晋朝义熙中,江陵有个做酒生意的老太太,她看到房间的地板下面有异物隆起,早晚就往隆起的地上浇洒美酒。等到老太太去世后,邻居似乎听到老太太卧室地底下有哭泣声,就挖开地板,发现有一物,蠢蠢而动,俗称土龙。
温故而知新,我查了成语辞典,翻翻书,觉得用“蠢蠢欲动”这个词来形容附近同学的心情,话糙而理不糙,的确有几分相似性。小聚会,要不要去?有没有时间去,有没有到了非去不可的欲望或者说吸引力?有没有办法去,去得了吗?从内心上说是想去想动,于是被戏谑是“蠢蠢欲动”。
于是,把书本一放,我就联系分别住来县城里的芳姐和刘同学,他们的回复是“现在还不能决定”,用时髦话叫“神回复”。他们俩同学,目前要么没车,要么没有证,几十公里的路程,的确有实际困难。
我说“如果有时间去,我亲自驾车分别去接你们”。他们本来也想去,只是交通工具不方便,在我的鼓动和游说下,他们终于答应挤出极其宝贵的一个傍晚的时间,欣欣然表示“同去同去”。
整个下午都在下雨,淅淅沥沥的,没完没了的。雨下在地上,仿佛下在心里。“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那是老天爷千年以来的一贯作风,是老天爷恩赐给春天万物的亘古不变的情怀。天意不可违。天不作美,看来今晚要等到天不下雨是不可能的了。
雨下得这么大,怎么办?要么去,要么不去,是该当机立断的时候了。临近傍晚六点钟,刘同学打来电话,说“雨下得这么大,怎么办?”我说:“看一下天气预报,只要不下暴雨,就不要紧,还是去吧!”
于是,我匆忙吃了晚饭,就驾车往县城赶,一路上还是茫茫烟雨,车走得很慢,小心翼翼地,行走在烟雨濛濛的车流中,我又一次想起了“蠢蠢欲动”这个词,不仅丝毫没有贬义,反而在心中升腾起一些诗意来。
从乡下往县城,第一站顺路先接了芳姐,芳姐已经等候多时了,她知道雨天路滑所以才“晚点”。到了刘同学住的阳光城楼下,不见阳光,反而遭遇到了“滂沱大雨”,天来个下马威,雨从林立的高楼之间倾盆而下,在车灯的映衬下,如同瀑布的水帘。
刘同学上了车,把雨伞一收,焦急地说:“雨下得这么大,怎么办?”我说:“只要不下暴雨就不要紧…”尽管下大雨,处在晚高峰时间点,车还是那么多,到了傍晚七点,车还滞留在县城的二环路上。
雨大、车多、红灯密集,想动也动不了,停停走走,走走停停。心想,这与“蠢蠢欲动”不谋而合,相当神似!刘同学在副驾位置上帮忙看导航,怕走错路走弯路。看到有行人盲目横穿公路了,他比我更加着急,每每提心吊胆提醒我慢点开。还试探性地问我晚上开车最迟开到几点?每句话都是暖暖的关心,似乎是在对我说,今晚的出行特别任重而道远,不可掉以轻心。也许是被这大雨惊吓到了,也许是担心驾驶技艺不够精湛,芳姐选择了默不作声。
车开了一个多小时,仿佛经历了半个世纪。车上两位同学经过漫长的等待,舒了一口气,庆幸终于到达目的地。小尼、阿毛、黄同学热情地迎了上来,同学们难得一见,热情相拥,嘘寒问暖,无所不谈。小尼尽了地主之谊,酽酽地沏上一杯香气扑鼻、热气腾腾的闽南名茶,沁人心脾,暖心暖肺。雨夜客来茶当酒,畅叙当初好年华。
阿毛还是我记忆中的阿毛:因为身材微瘦而显得高挑;因为架着黑眶眼镜而显得脸庞有些黝黑。几十年来,他不忘初心而打造出来的形象一直没有改变。大学时候,他喜欢阅读现代文学书籍,而且读书的速度很快,发现他每次带去文科大楼的书都不一样。他经常“踽踽独行”,而我总是天马行空,我们俩偶尔也凑在一起,聊聊天。
同样出乎同学们意料的是阿毛改行了,进入金融系统工作,而我稀里糊涂地不知深浅地下海了。
今晚大家开怀畅谈,气氛热烈。激情澎拜的场面,再现了当年大学生宿舍辩论会的情景。
今晚的话题更多的是金融学和股市,黄同学和阿毛谈兴正浓,我们作为门外汉旁听,鸭子听雷一样地洗耳恭听。“补跌”、“熔断”、“拉升”、“跳水”“贪婪”、“恐惧”、“时间点”、“切入点”……如同听老外说英文一样,听明白了几个单词,听不明白整句话的意思。
时间过得真快,一个多小时的聚会,就在珍重的道别声中结束了。大家久久地站在一起,不愿意离开。惜别的场景与今晚的春雨一样的缠缠绵绵,依依不舍。“最是同学情,聚散两依依”。
(写于3月9日,星期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