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念叨一下我眼里的于连——他是我,也是你!

作者: 左左爱读写 | 来源:发表于2023-09-16 10:43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公众号、百家号、豆瓣,账号:左左爱读写,文责自负。


前几天,我偶然刷到音乐剧《摇滚红与黑》的选段《叮咚》。

两位女演员噬人心魂的表演与歌声,溢出屏幕钻进我的心脾,令我浑身颤栗。

她们将两个为爱疯狂的女人演绎得淋漓尽致。

她们就是显贵的瑞那夫人和她的女仆,而令她们疯狂的是同一个年轻男子——于连.索黑尔

这部音乐剧改编自19世纪“现代小说之父”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

小说通过刻画出身卑微却又野心勃勃的于连,从外省写到巴黎,从宗教写到贵族,从爱情写到政治,真实呈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法国风貌。

书名《红与黑》,一红一黑,亦即一正一邪,恰是于连最真实的写照。

他是个彻头彻尾的矛盾体,内心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两者互相压制、互相拉扯,最终在他走上断头台的那一刻合而为一。

这篇文章,我给大家解读我眼里的于连。

01  一半是尊严,一半是野心

开篇,司汤达是这样描绘于连的:

“他脸那么苍白,那么温顺,像个女孩子,谁能猜到这样的外貌之下竟藏着百折不挠的决心,哪怕九死一生,也要活出个名堂来,求个飞黄腾达。”

于连身上的矛盾显露无遗。

他是木匠之子,出身低下,受尽父兄的漠视与虐待。他渴望逃离,想要出人头地。

十九岁那年,千载难逢的良机降临。

他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和斐然的拉丁文,被市长瑞那先生相中,以高薪聘为家庭教师。

然而,于连并未一口应下,而是反复确认是否与用人共餐。

他坚持,“这一切我宁可放弃,也不能降格跟用人一道吃饭。”

此时的于连,虽是卑贱,却丝毫不愿为了野心而失了尊严。

所幸,他得到允诺与市长夫妇共餐,从此离开乡下,迈出出人头地的第一步。

凭着惊人的学识与得体的行事,于连很快便赢得雇主及其府上的上流人士的尊重,名声大躁。

这一切,都是他梦寐以求的。

然而,“于连对所厕身的上流社会,只有仇恨和厌恶。”

当瑞那夫人瞒着丈夫主动给他加钱,他怒不可遏:“我固然微不足道,但我并不低三下四。”

他也厌恶那些靠权势敛财的权贵,痛恨他们搜刮民脂民膏;他还鄙视那些唯利是图的贵族,以及他们庸俗的排场。

在他看来,他们就是“一帮怪物”或“一群蠢货”。

于连就是这般矛盾,既渴望攀附其中,又厌恶这一切。

我不禁想起了《远大前程》中的主人公匹普

得好心人资助,匹普得以逃离卑贱的家和出身,成为显贵的上等人;然而,在内心最深处,他既厌恶如幻象般的奢华生活,也愧疚于对家人的背弃。

说回于连。即便后来前往巴黎,受聘于拉穆尔府侯爵,如日中天,于连也依旧如此。

较之市长府,拉穆尔府更是显贵至极。于连也随之更受尊崇。

然而,他却憋屈难抑。只要一放下工作,他就烦闷不堪,无所适从。

他每天周旋于巴黎这物欲横流的名利场,虚与委蛇,内心越发敏感、焦躁

每当有真情流露的冲动,他就召唤出理性来压制,没有痛快过一天。

于连内心仍葆有的尊严与蠢蠢欲动的野心,就这样相互拉扯着。

可见,他虽是野心勃勃,行事也不乏虚伪狡诈,却又“黑化”得不够彻底。

他始终无法心安理得地做个伪善之徒,激烈的自我斗争一刻也没停止过

难怪评论家普雷活说,“巴尔扎克的主人公首先在与世界作战;而司汤达的主人公尤其在与自己的感性作战,不断地跟自己为难。”

02  一半是英雄,一半是邪恶

前面已提到,于连虽出身卑微,却雄心勃勃。

自小有个英雄梦,渴望像拿破仑一样手执利剑,凭借勇气与才干建功立业。

只可惜,他生不逢时。此时,拿破仑已跨台,光荣的英雄之路就此堵上。

心有不甘的于连决定将他的勃勃野心掩藏于黑袍之下

他选择了与英雄之路背道而驰的黑暗之路——追随教会

当时,教会势力猖獗,污秽不堪,却又是年轻人实现抱负的不二选择。

做家庭教师前,于连已做了三年修士,还打算将来进神学院,并渴望有朝一日成为大主教。

为此,他不得不把对拿破仑的崇拜以及对革命的热望深藏于心,以虚伪示人

在市长府,他周旋于以瑞那先生为首的极端保皇党及教会势力中,虽内心愤愤不平,表面却平静如水。

当作为国王的仪仗队员骑在马背上,他想象着自己是拿破仑麾下的英雄,气概无双。

可当他转眼目睹了大主教的风采,他又立马“改弦更张”:“在拿破仑麾下,我能升大将军;在未来的神甫中间,也应能当大主教。”

为了那颗狼子野心,于连一次次死命掐住英雄梦的喉咙,驱赶自己朝着黑暗之路快马加鞭。

很快,好运再次降临。

经神甫的推荐,他来到巴黎,跨进显赫的拉穆尔侯爵府,成为侯爵的秘书。

自此,他蒸蒸日上,可谓前途无量。

于连备受侯爵器重,不仅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贵族身份,还参与到了巴黎最核心的政治圈。

而他崇拜的拿破仑,正是被这群人赶下台的。

于连就这样越爬越高,也离最初的英雄梦越来越远。

直到他因蓄意杀人被捕入狱,英雄主义再次回归。

他一心赴死,不做任何辩解。面对审讯,他坚称“我存心杀人,我理当被处死”。

此时的于连,彻底放下了对野心的执念,也卸下了一身伪善,以死亡来拯救他的英雄梦。

03  一半是渣男,一半是情种

于连只是一介草莽,十九岁离开乡下,直到二十三岁被判处绞刑,短短时间就一跃成为贵族。

他靠的是什么呢?

除了前面提到的学识与才干,虚伪与狡诈,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女人

这是他儿时就有的“觉悟”:

“少年时代,常有遐思万千的时候,想得最为快意的,便是有朝一日,能有幸被引见给巴黎的美女,以自己什么辉煌的事功,博得她们的青睐。”

四年间,他“猎杀”了两段爱情。

第一段爱情是与瑞那夫人的不伦之恋。

对比自己大十岁的瑞那夫人,于连一开始就露出了“渣男”本性。

他下定决心非把这位贵妇搞到手,“我就应对她的美貌表示赏识,有义务做她的情人。”

这也是他早早地为未来谋篇布局:

“等他年发迹了,逢到有人非难我曾是区区一家庭教师,我就可以表示,那是为了爱情,才屈就教席的。”

为此,他略施小计,再奉上甜言蜜语,很快将瑞那夫人拽入爱情的狂潮。后者则不顾一切地替他奔走谋划。

然而,虽是万般算计,于连却怎么也没算到,面对情人毫无保留的爱与付出,他竟也顶不住了,流露出本不应有的真情。

这一点在他前往巴黎之时体现得尤为真切。

当时,为了前程,他决意奔赴巴黎,却在临行之前冒险私会瑞那夫人,倾诉满腔爱意。

而一旦被发现,他将前途尽失。可见,此时的于连也是个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情种”。

当然,“渣男”始终是“渣男”。

一进拉穆尔侯爵府,于连很快移情别恋,盯上了更为显赫的拉穆尔小姐。

这简直像极了《高老头》中的年轻人拉斯蒂涅

他跟于连一样,出身低下,又渴望跻身上流,便寄希望于攀上贵妇太太,游走于各色“猎物”之间。

与拉穆尔小姐的爱情,就是于连赤裸裸的进阶之路,难有真情可言。

拉穆尔小姐高傲自大,善变不驯。但于连却算计着,“我一定要把她弄到手,然后一走了事。”

为了将这位贵族小姐牢牢抓在手里,于连煞费苦心,机关算尽,最终如愿以偿。

他不仅在侯爵府备受器重,还逐渐融入了巴黎的政治核心圈。

更因拉穆尔小组怀孕,他得以成为侯爵府的成龙快婿,身价倍增。

可以说,自从傍上了拉穆尔小姐,“渣男”于连前途一片光明。

可就在成婚前一刻,旧爱瑞那夫人一封来信道出了曾经的往事,并置于侯爵眼前。

瞬间,于连的婚事与前途尽毁。一怒之下,他开枪射杀了瑞那夫人并被捕入狱。 

表面上看,于连对旧爱下此狠手,不可谓不薄情。

然而,正是此刻,于连内心深处的野心家彻底坍塌了,他也不再是个只拿爱情当阶梯的“渣男”了。

他本可深思熟虑后打消侯爵与未婚妻的疑虑,但毫无理性地杀人,恰好证明他心底里的本真显露出来。

当得知瑞那夫人只是轻伤,他热泪滚滚,内心对瑞那夫人强烈的爱也由此被唤醒。

他用射杀旧爱的方式,彻底摧毁了内心污浊不堪的自己,也换来了死前在狱中和旧爱互诉衷肠的片刻欢愉。

这一刻,于连脱下了“渣男”的外衣,化身为一个深情的情种,并带着对瑞那夫人深深的爱主动赴死。

结局虽是悲情,但对于连而言,这何尝又不是拯救他溃于一线的英雄梦和浪漫梦的不二选择呢?

04  写在最后

初读《红与黑》,我备感困惑,无法理解于连怎会如此矛盾,如此对立。

这也是与司汤达同时代的不少名家提出的质疑。他们纷纷指责于连离奇古怪的性格缺乏真实性,经不起推敲。

然而,时间给出了答案,于连的形象完全经受住了岁月的考验,成为历史长河中的经典。

近半个月,我深度浸泡《红与黑》中,竟也越发理解于连。

于连何止是于连,我们每个人身上,谁又不是或多或少有着他的影子呢?

于连是我,也是你!

相关文章

  • 阅读引发思考写作编织命运之红与黑

    今晚写一下司汤达的红与黑! 说一下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很多人认为他吃软饭,靠女人跨越阶层。但其实,从他的出身背景...

  • 《安娜,卡列尼娜》《红与黑》之我见

    第一评:于连所代表的红与黑的抉择 《红与黑》 1:上卷 真实,严酷的真实。一丹东 摘抄: ①于连的家庭: “好呀,...

  • 齐帆齐微课|我的幸福,与你无关——读《红与黑》有感

    《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代表作。写的是法国青年于连的故事,于连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农民的儿子,他生性聪颖、有才华,有野心,...

  • 红与黑

    《红与黑》 幸与不幸——于连·索雷尔 他是不幸的,出身贫寒,父兄嫌弃,“如果每月能够有一千法郎就能让我安于生活,尽...

  • 自己

    “……如果我蔑视我自己,”于连冷冷地说,“……那我剩下些什么呢?” ——法国 司汤达 《红与黑》

  • 于连之死——《红与黑》

    作者:小木屋图书早读社潘,加入早读社可以免费畅读纸质书。 参加的小木屋畅读计划快要接近尾声,书一直在读,但说好的读...

  • 《红与黑》思考于连

    这段时间拜读了《红与黑》这一著作,从翻开到合上我差不多花了一个月有余,其间不知有多少句话打动了我,我也不止一次被...

  • 《红与黑》:一个带着假面的青年最后用生命殉葬了真我

    《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作品,讲述了木匠之子于连的奋斗际遇,最后于连输给了时代命运,他的头颅安葬于荒凉的山...

  • 红与黑:高俅、于连上位启示录

    阅读本文2754字,约需7分钟。 01《红与黑》、《水浒传》 于连是《红与黑》的主人公,他的爹经营着一家锯木厂,于...

  • 《红与黑》中的于连

    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红与黑》讲述了主人公于连的故事。对于于连的故事也颇有争议。下面从信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与黑》:念叨一下我眼里的于连——他是我,也是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nb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