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要:
上一篇我们介绍了在推广过程中,潜在用户从海量信息里发现有价值的内容时,首先需经过基本价值观的共鸣,才会产生观点探寻欲望。之后通过互联网和生活中的例子帮助理解了态度的原理及重要性,在获得用户基本立场认同后,便进入了产品的观点形态呈现。
几乎每位就职过策划部门的朋友,都有过文案写作经历,在图书电商平台销量榜中,创意文案类书籍占比很高,这不仅体现需求的庞大,当然也反映出普遍的焦虑。许多新人不得要领,老人也不免创意枯竭,可读来读去才发现,没有哪本书能真正帮到自己,创意文案是个千人千面的领域,如果不能照搬使用,那便毫无意义,看的多了反而产生自我否定的念头。
创意文案有两项基本功,其一是卖点提炼,成长方向是运用愉悦创意提炼卖点让受众易记并喜爱,技能重点为理解型文案与视觉型文案的选择;其二是写文章,成长方向是撰写愉悦简短的故事让受众获得信息并激起内心波澜,技能重点为我是谁、对方是谁、想实现什么目的。关于写作我们今后另起它篇,今天只谈卖点(在有前置态度时叫观点,独立出现时叫卖点)。
观点的眼球属性
当用户对一个含有态度的信息产生价值观共鸣,并希望找到支撑彼此立场的理由时,观点就迎来了其存在的意义。假设我们卖的是手机,品牌又不顶级,通常就只能把用户锁定在两个范围。
一是指标摇摆型人群,单纯只拼硬件指标:
� 『天文望远镜专用镜头,我也不知多少象素,只能告诉你随手一拍就能看清火星』;
『27寸高分全面屏,仅需依靠一张地图截屏,就能看清北京的每条街名』;
『跑分108万,支持五开吃鸡,让你亲爱的敌人感受下5个方向包围而来的同1个声音』。
这些观点体现的都是某个硬件性能上的强大优势,并借此吸引那些非固定品牌铁粉,却特别关注指标的人群。
第二种人群是特需发烧友人群,不拼基本功能拼增值:
『充电1分钟通话3个月,每个跟驴友远行的夜晚,我都要假装给手机充电』;
『真北极熊皮背壳,举起手机的那刻,让狮子匍匐,让老虎上树,荒蛮野性之息完整保留』;
『10000天超强防水,昨天开了一坛自家的窖藏陈酿,结果喝出了1989年爷爷掉在里面的手机,里面还有三百多条奶奶的肉麻短信』。
这些观点体现的都是某种极致或奢侈特性,并借此吸引那些特需人群的现实或装D所需。
态度与观点的结合逻辑
当我们传播的是『有好镜头的才配叫好手机』这种类型的态度,我们才能筛选出那些认同这种理念的镜头党,天文望远镜专用镜头的杀伤力(观点有效性)才会高;
当我们传播的是『不敢跑分的手机都是忽悠』这种类型的态度时,我们才能筛选出那些跑分党,108万跑分的杀伤力才会高;
同样的,当我们传播的是『土豪的手机就应该锋芒毕露』这种类型的态度,我们才能筛选出那些就爱高调的准土豪,真北极熊皮背壳的杀伤力才会高,注意爱高调这个重点;
这里所指的杀伤力主要体现在观点确定感(态度带来认同感,观点带来确定感)所带来的销售转化率,观点确定感所带来的高美誉度、高忠诚度、高UGC传播率等,大家可能要仔细理解这部分,因为这段逻辑里包含了我们没有讲过的客群定位以及运营维系理论。
观点的真实性、说服力与话题优越感
策划不能造假,在明明不具备这些卖点的基础上,把一些说辞生拉硬套强加在自己身上,以满足所谓的定位需要。比如在市场调研中发现行业内缺少一个专业定位的品牌,就认为自己可以包装出专业产品,不仅有差异性还有足够的溢价空间,于是开始虚构销量、虚构专业人员美誉、虚构奖项、虚构原材料与工艺等等。
同样的,策划也不能自嗨,不去努力的探寻品牌理念、生产过程中的精益求精、原材料价值、人性光辉、体验的美好画面等真实优势,甚至都没有去全面调研过市场。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参考着代工厂、品牌厂家提供的资料去堆砌辞藻,然后陶醉在自己的雅致当中,忘了有资格评价它的只有用户。
职业操守暂且不提,分享一下话题优越感的营造,在前文举的6个卖点例子中我都额外写了一句话,可以叫作卖点解读或卖点体验,同时也可以叫作话题传播点。试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你的朋友兴致勃勃的跟你说:
『某某新出了一款手机,镜头太牛了,从地球能拍到火星』;
『某某新出了一款手机,分辨率太高了,还是27寸,不用缩放直接能当北京地图用』;
『某某新出了一款手机,跑分108万,能流畅的五开吃鸡』;
『某某新出了一款手机,电池变态,充1分钟用仨月,你带一箱充电宝还不如它那1块』;
『某某新出了一款手机,真北极熊皮的壳,狮子老虎能闻到上面的味儿,都躲的远远的』;
『某某新出了一款手机,防水很厉害,别人都按进水多少米算,它按进水多少年算』;
然后你大概会说,胡说八道吧,这不是扯嘛。朋友会说,真的,是因为…….
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眼球运用
对于推广岗位而言,态度和观点就是全部产品形态,不必去关心剩下的从交往到使命的产品形态(带有粉丝互动职能的新媒体岗位除外),在推广标题或主题中通过文字组织提炼,鲜明表达态度,从显眼处给予一至两处优势观点,再提供一个交往入口,就已经可以很好完成工作。
对于策划岗位来说,观点是相当重要的必修课,在保证依据真实可靠,不虚构不夸大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视觉型文案的表达方式,为用户预设一些可以被口语化表达的话题点,即使最终没有付费,也仍然有机会帮助品牌二次传播。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接下来的一篇将向大家详述七级产品理论的三级形态-交往,我们通过观点的呈现,可以巩固用户对自己价值观的肯定,从而因为某种难以抗拒的理由产生深入了解的兴趣,于是开始产生交往动机。我们需要预设多种便捷通道、便捷功能来简化交互难度,同时除人人交互外,重视人机交互的内容与架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