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解读篇|10

三、解读篇|10

作者: 汐鲌 | 来源:发表于2019-04-10 11:12 被阅读0次

(二)入则孝|侍病

5.侍病

“侍病”讲的是父母卧病在床,需要人服侍,为人子女应该怎么做。这部分只有短短四句,12个字。但却把一个病榻前的孝子该有的行为举止描绘得淋漓尽致。

原文: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译文:父母生病了,要为父母熬好汤药,喂父母汤药时,自己先试探温热甜苦,要昼夜在病榻前服侍,不要离开父母。

我们知道,《弟子规》是对孝子贤孙的行为规范,因此是几乎没有关于语言的规范,只有“柔吾声”等少数几处有规定。而孝心本身体现在“孝行”中。因此行为表现才是最重要的。

侍病”12个字描绘的就是一个孝子怀着对父母的虔敬之心行孝的画面。“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三种行为,由易到难对孝子的行为进行规定。“药先尝”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昼夜侍”,白天黑夜不辞辛苦地服侍生病的父母就不是那么容易做到了,而要做到“不离”则更难。昼夜侍寝,精疲力竭,心生厌恶、脸色难看、言语不恭就开始冒出来,巴之不得赶紧服侍完就离去。俨然要上演一幅“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悲凉画面了。

《弟子规》用九个字就把真孝子和假孝子区分开来了,而那些只会说漂亮话的,在《弟子规》这里根本就不是孝子。看看我们身边,有多少是只会说漂亮话的“孝子”,有多少是连漂亮话都不会说,视父母如“寇仇”的逆子?为人父母者,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孝行?绝不是教他说漂亮话、讨人欢心,而是要从行为上培养孩子孝行,通过行为进而触及内心。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做中学”。让孩子服侍一次生病的妈妈,他就体会到了什么是“孝”。所以说,给孩子讲一百次“孝”是什么?讲一百个有关“孝”的故事,都不如让孩子实践一次,真正体会一次孝子行为来得真切。

相关文章

  • 三、解读篇|10

    (二)入则孝|侍病 5.侍病 “侍病”讲的是父母卧病在床,需要人服侍,为人子女应该怎么做。这部分只有短短四句,12...

  • 女娲文化之研究

    古代传说解读篇 道家文化解读篇 东西方文化对照解读篇 瑜伽能量解读篇 佛家文化解读篇 封神演义解读篇 现代解读意义篇

  • 读老谱练太极之三杨式老谱粘连黏随等三段

    上次发了第四篇,漏发了第三篇 ,这次补发。 继续解读杨式老谱,前篇解读了“固有分明法”。“固有分明法...

  • 30 Seconds of CSS代码块解读(动画篇)

    30 Seconds of CSS代码块解读(动画篇) 这是第三篇解读,主要包括加载效果,自定义过渡动画函数和下划...

  • 微软Mixed Reality解读(一)

    这是第16次的白日梦 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时间原因所有内容会分成三篇展开(这是第一篇): 1 整个系统的理念解读...

  • 三、解读篇|9

    (二)入则孝|谏过(下)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父母有错,又不听劝,做子女的肯定很着急,应该一而再,...

  • 三、解读篇|8

    (二)入则孝|谏过(中)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对父母的“孝”体现在呼、命、教、责时的勿缓、勿懒、敬...

  • 三、解读篇|5

    (二)入则孝|侍寝 2.侍寝 原文: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译文:冬天寒冷,要给父母温好床,再让父母入睡。...

  • 三、解读篇|2

    (一)总叙(中) “泛爱众,而亲仁”。这一句看似与前两句没什么关系,实际上也体现了儒家“推己及人”、“由内而外”的...

  • 三、解读篇|4

    (二)入则孝|应答敬听 从“入则孝”这个部分开始,《弟子规》就围绕“总叙”而展开了。这个部分是专门讲子女应如何行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解读篇|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vd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