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先讲两个真实的故事:
我曾和一位8岁女孩工作过半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的游戏室包括沙盘在内各类玩具应有尽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没法完整做完游戏,哪怕一个。
每次50分钟结束,游戏室总是天翻地覆,几乎她能触到的玩具全部散落在房间各处,凌乱不堪。
她总会拿起玩具枪朝我射几下,接着扔在一旁,再给布娃娃穿衣服,从来都不等穿完就不知扔哪了,同我下各类棋牌没一局是有始有终的,所以我们之间从没有输赢。
在家长访谈中得知:
女孩1岁至今,很少完整做过事情,比如:拿起玩具被奶奶阻止、拿起奶瓶被妈妈训练、吃什么都是几双筷子同时干预、穿衣服、写作业、听故事都被不同理由和声音打断。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一个成年女性来访。
在一段时间后的连续3次咨询中,她每进到咨询室都倚着沙发沉沉睡去,我就坐在旁边,时间到了我像个闹钟准时叫醒她,之后她说句“谢谢”转身离开。
我并没去打扰,也没做自己的事,就在那坐着,除偶尔走神我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三次之后,我们开始讨论她的梦,各种联想中有件事渐渐浮出水面:
在她读小学二三年级时,父母总吵架,吵架总是等她睡了以后,他们的理由是怕打扰到孩子。
但每次争吵她都听得很清楚,两年极少有个踏实的睡眠,直到三年后爸妈离婚,从那开始,她就经常被噩梦惊醒,之后再不能入睡。
当某种自然的体验被多次的强行中断,将会是孩子一生的梦魇。
体验不到某种“完整性”,人就会变得焦躁,用停不下来的动作重复“被中断”感受,像我的小来访。
成人之后,大都会通过种种形式回到以前,感受被阻断的“完整性”。
比如成人女性来访者,她要的不仅是睡眠,也不仅是陪伴,而是对“父母离婚”体验被中断的强迫性重复。
02
我很喜欢一个短片,名字叫《父与女》,虽然它只有8分钟,也没有一句对白,但豆瓣评分高达9.2分,并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片奖。
短片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秋日温暖的傍晚,父亲带着女儿一起骑单车,他们穿过林间小路,骑过草地,骑上高坡,来到平静的湖边。
父亲抱抱女儿,登上了小船。女儿在湖边静静地等待,等到船在视线里变模糊,等到太阳就要落山。父亲迟迟不归,女儿一个人骑着小小的脚踏车回去了。
从那以后女儿每天都来湖边等候,她一个人骑着单车来来返返,风雨无阻。多年过去,女孩为人妇,为人母,转眼老去。
已然老去的她日日来到湖边,直到湖水干涸,化为草原。她来到沉睡在湖底的小船边,躺在小船里,就像躺在父亲暖暖的臂弯
短片生动讲述了当孩子“完整体验”被中断的影响,充满了浓浓的悲凉。
特别是重大分离与丧失没有充分悲伤,结果一定形成创伤,这孩子就用余生来哀悼。
就像短片中女孩,父亲突然离去、杳无音讯,中断了“亲情”的完整体验,对一个女孩而言,是有“被抛弃”的糟糕感受。
所以,就算女孩成了老妇人,这情结始终未解,在整个生命中不停地去寻找父亲,象征层面去补偿中断的感觉。
03
很多时候,我们接受了“未完成事件”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心理治疗来加以弥补。
但为什么不提前觉察,在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体验种种“完整感受”呢?
为何等到失去后才追悔莫及、亡羊补牢?就像刚结束的《都挺好》中苏明玉那本“习题集”。
苏父为何没在明玉最需要习题集的高中去兑现,而非要等到物是人非买本“习题集”赚取观众的眼泪。
关于“习题集”的故事每天都在家庭中上演,正因为这些事“太普通”“太常见”,所以身为父母就视为常态,并不觉得有问题。
著名儿科医生、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在演讲和报告中多次指出这一点:
“只有孩子确实曾经真正拥有过一些东西,现在才能放弃它们,我们确实没办法让人们放弃那些他们从来就不曾真正拥有过的东西”。
这里的“真正拥有”就是真正体验过某些经历的“完整性”。
温尼科特为了说明“究竟什么才是一种事件的完整体验”,特别细化了这样一个生动的真实例子。
我大概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一个10个月大的宝宝注意到一把明晃晃的金属勺子,尽管宝宝思维无法集中,但这把勺子会吸引他,经常瞧了又瞧,不一会儿,宝宝就有所行动。
他小心翼翼碰到勺子时,便回头去看妈妈,这样反复几次(其实这是在本能克制某种欲望)。
宝宝仿佛从妈妈表情和眼神中读到了一种感觉:
“你可以的”。
于是,宝宝迅速抓住了勺子,小手握得更紧,有些兴奋,也有些紧张,因为他不知道两件事:
第一,这个玩意儿该如何“拥有”?
第二,妈妈是否会阻止自己进一步行动?
反复确认后,宝宝几乎本能用嘴咬住了勺子,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嘴巴是拥有某物品最真实的体验。
当把勺子含在嘴里胡乱一通,就此宣布:
这个玩意儿是我的了!
此时的宝宝坚定而幸福,而且还有了某种进攻欲,吞噬代表攻击力。这把叫做“勺子”的东西成了宝宝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接下来,宝宝会继续用这股力量探索外部世界。
比如:
用勺子敲打自己脑袋、把它放在妈妈乳房上、会假装吃饭、给妈妈喂饭,还会不停扔在地上,妈妈捡起来,继续扔,那个好听的声音反复刺激着宝宝,对此他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过了好久,宝宝的眼光转向了一个玩具狗,于是就把勺子毫不客气扔在一旁,再也不看它一眼,即便再把勺子给他,也毫不理会。
现在宝宝全部能量集中到了“玩具狗”身上,这就是他下一个目标,下一把“勺子”。
以上这简单的片段,就是一个孩子自然拥有某种完整事件的全部体验过程。
他拥有某件物品,然后据为己有进行“内化”,变成自己活生生的经验,继而反复使用这个经验探索外部世界,最后放弃象征性的“勺子”,健康的分离。
他全部吸收了所有好的坏的体验,成了内心某种力量,身外之物的勺子就不需要了。
若这个孩子就这样长大,便打下了良好的人格基础,最终有能力享受生活带给他的一切美好,也有毅力承受生活带给他的一切挫折,而不必心神不宁。
04
生活中,这把“勺子”每时每刻都存在,只是作为父母做到让孩子完整体验了吗?
也许你会问:
底线在哪里?
时间不够怎么办?
比如危险,父母若不知道什么是烫的、什么是尖的,什么有电什么有火,若不晓得如何“传递”,就还没有作父母的资格。
关于时间和精力倒是个好问题,因为没有谁可以一直陪伴,父母也有自己的事情。
需要清楚:“拥有勺子”是一种象征性表达,是一种基本态度,而不是真的娇惯、纵容。
这是一种底色,一种家庭氛围,而绝不是指每一件事情。
特别是“大勺子”,就需要父母更加注重体验的完整性。
大勺子的象征比如:丧失、分离。
具体事件包括:断奶、分床、上学、中考、高考、找工作、谈对象、冲突等等。
有位妈妈给我讲了最近发生在她们家的一件事:
儿子调了座位,前位是班里著名的“淘气包”,每次上课都严重干扰儿子学习,会朝他做鬼脸、用背晃桌子、各种怪声等。
每天回家儿子各种抱怨,自己也试过找班主任、和“淘气包”争执、交涉等,效果都不好。
每次妈妈都认真听,然后理解孩子面临中考的压力,以及烦躁,但并没帮儿子出什么主意,也没听奶奶的话去学校找老师,就这样倾听和理解。
一周后,儿子终于露出笑脸,再也不提这件事了,学习热情有增无减,妈妈也并没问这事是怎么解决的,只是笑着说:‘这就好了’。
这就是让孩子体验到了整个事件的完整性。
从焦虑到平静,从埋怨到平和,就这么过去了。
这位智慧的母亲做了两点:
第一,在场。
第二,确认。
记住:孩子所有抱怨都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他抱怨时候你的态度。
就像触碰勺子的宝宝在妈妈眼中看到的样子。
你所持的态度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够自然经历“完整体验”。
所有建议、道理、愤愤不平都属于“侵入”,就算解决也是“非自然”的,这经验并不来自孩子本身。
父母只需把属于孩子的情绪给孩子,而不是把自己的情绪传递,这个简单的“投射”原理不理解,就会阻断各类整体感受。
有的父母会这样抱怨:那是人家孩子脾气好,要我们家那位,早翻天啦!
可以这么说,他们的“翻天”就是从小整体感受被屡次中断的结果,“翻天”就代表反抗和重新夺权。
还有一点要理解:体验的完整性,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感觉!
比如孩子要汽车也要满足他吗?并不是。
而是让他在感受层面有头有尾有过程。
孩子要玩具不能简单粗暴说不行,也不能回避和转移,这些态度都在阻断整体体验。
而是态度明确、温和坚持。
理由是次要的,态度是主要的,在各类小事件中甚至都不需要什么理由,只要坚定、温和。
“不同意”就是结果,而不是“你不买”是结果,至于为何不买,在孩子内心深处并不关心。
还有更创伤性的体验,比如亲人死亡、离婚、换学校等。
隐瞒是自私的,孩子有权知道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只是根据孩子年龄段通过某种技巧来告知真相。
人的本能是要去体验某种完整性,而不是未知的不确定感,那会有莫名恐惧。
就像短片中,若女孩妈妈把父亲离去的真相告知、我来访父母哪怕当孩子面争吵,只需让她理解了离婚。就是维护了孩子自然的完整体验。
尽管会有悲伤和愤怒,哪怕悲伤逆流成河,愤怒肆意发泄,都是某种哀悼,都是完整的结束,不至于将来用一生去补偿。
弗洛伊德曾说过:
‘情感在知觉领域里没被充分体验,就在潜意识徘徊,而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现实生活中,从而妨碍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有效接触’。
05
从这个角度,心理治疗就是协助来访者用象征性手段表达过往未完的体验。
来访寻求帮助这件事本身就是体验。
治疗师让来访者体验所有开始、经历、结束,每个阶段都是一种修通,全部保持体验的完整性,而不被迫中断或刻意结束,这本身就是治疗。
从更广阔的意义来说,人的生老病死本就是自然的、完整体验过程,所有被“侵入”或“阻断”都是反人性的。
有些自然灾害会“剥夺”人们自然的属性,比如瘟疫、地震等。
而人为因素则不可饶恕,比如“剥夺”另一个人的生命、战争、陷害、工业事故、贩卖人口、贩卖毒品,这不仅是法律的犯罪,更是人性的沦丧。
因此,大到全人类小到每个家庭,谁也没权利“剥夺”他人对“完整事件”的体验。毫不客气地说,这就是犯罪。
作者:我是冰千里,公众号:冰千里(bingqianli520)。
也欢迎投稿专题《疗愈写作》,收录一切真情流露的文字。华而不实拒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