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文难教——记一次同课异构故事课

浅文难教——记一次同课异构故事课

作者: 黄彩银Elly | 来源:发表于2023-12-02 13:12 被阅读0次

      12月1日,一场麻吉星创新联盟校教学研讨会“聚焦智慧融合,打造深度课堂”,我与同安区三实小的叶小莉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内容是PEP人教版三年级上册Unit4的C部分故事。

      看到教材内容的时候,心里不免震惊了一下,故事6幅图,一共3句话,如何上成一节40分钟的课?学生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到上课时满打满算也只学过三个月,且借班送课,真是难度不小啊。我不曾做过同课异构的活动,免不了有压力。但做我不擅长的事,这个体验的过程,我笃信一定能有很大收获!

        我在来厦门前,已经磨了一次课了。以下我想把我的每一次调整都用文字记录下来,希望有一天回看的时候,还能记住当下的感受。

1.初看文本,着手准备之时:本单元的故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从深层次来说这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比如,刚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大家愿意跟着大熊Zoom走呢?为什么小松鼠Zip拿了小兔子最爱的胡萝卜吸引它,它就会跟着走呢?这揭示了什么现象?为什么其他的小动物又愿意跟着小兔子走呢?人性的趋利和从众?但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把这个故事客观描述给了10位老师听,我想听听大家的想法。最后,我带着这些思绪,在处理文本的时候,我选择了对这个故事进行文本重构。以情境Zoom的生日派对邀请朋友们去他家为线索,一步步把故事推向发展,最后开放故事结尾,让孩子们续编故事。而文本寓意则从原来“松鼠为大熊准备生日惊喜,赞扬友谊”变为“我们不要随波逐流”。

2.磨课一轮后:11月15日,我在学校会议厅磨了这一次课。深圳三年级的孩子和厦门三年级的孩子起点不同,但年龄一样,我认为同等年级的思维方式更为接近,因此我还是选择了三年级孩子来上这一节课。现在复盘下来,我当时的这个决定其实就决定了我改课的方向了。故事课重语言or重思维品质?我想我当时潜意识已经偏向了后者。上完后,王博对这节课的建议是做的小组活动任务每一步要做的更加细致和到位;一定要提前调试好网络设备(视频上传很慢,如何做后备方案等等)。而在提到“你如果是里面的小动物,你是否愿意跟着小松鼠一块走呢?”这个问题时,孩子们给我的回答都比较让我惊喜。有孩子投票会,因为跟着她们一块走,就可以吃饱了。大部分孩子投票是不会跟着,因为会失信了(原本答应了大熊要参加他的生日派对)。还有在生成环节,孩子们的想法“大熊如何让其他动物们回心转意跟回自己”,孩子们所展示的表演也能达到预判的效果。这节课后,我还问了科组其他老师的想法,综合大家给我的建议,我把课件改到了4.0版本,如语言操练的部分增多,输出的支架搭好,小组分工确定每个人的角色整合成学案,从“不随波逐流”到“不失信于人”等等。

3.正式授课时:前面的部分孩子们参与积极度非常高,文本重构的birthday, party等词汇孩子也能表达。但中间发生了个小插曲,当我准备选好人上来角色扮演的时候,一看讲台,我提前准备好的头饰怎么离奇失踪了?!当时幸好三实小的叶老师迅速借了一套给我。后来下课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是小乌龙,老师们以为是上节课老师的,看到在讲台上便一块收好了。黄煌老师在前一天和我说,任何预判的情况你都要想到做好准备,我还开玩笑地说“明天我随机应变吧”,没想到这一天还真的发生了超出我预判的事,而我也不是“随机应变”,是“硬着头皮上”!到了同学们上台表演的时候,孩子们似乎都比较害羞,需要拿着稿子,和我平时在学校对着的“表演家们”截然不同。

4.课后所思:“两位老师对课程目标定义不同,因此理解不同,教学策略处理展示的也完全不一样。”(黄煌老师)我和叶老师对这节课的目标不同,叶老师注重故事语言的操练,通过一层层有梯度的问题链,多模态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有品有爱。我个人认为这是一堂非常扎实的课。而我偏向于注重故事性以及故事背后的寓意,因此我注重是学生的续编或者改编故事的能力。听了黄煌老师的精彩点评,仿佛醍醐灌顶,受益良多。以下是对点评的记录:

(1)评价——为什么没有评价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呢?学生站起来很自然地说不给分的哪几项,而不是给的分是哪一项?因此,在做学生评价时,调整语言。以后学生就会愿意参加,自信参与学习。

(2)我的这节课最后生成的是小组通过角色扮演,续编故事。这个目标跨度其实比较大,要想上出好的效果,需要规则和方法支撑。而这与评价标准是息息相关的。我的第一步是组内讨论角色、确定角色,写在学案;第二步是小组合作表演故事,并把故事结尾演绎出来,同时告诉大家评分标准;第三步小组合作练习时间。第四步是挑人上台展演。我认为在第三步的时候,老师应该不断去强调评价标准,让学生按照这个标准去练习,这样在第四步便可让效果优化了。虽然已经是个闭环活动,但是仍有不完美的地方,这个环节我一定要好好记录下来,这对以后的课堂设计太有借鉴性了。

(3)评价在教学中是很高阶的活动,能力训练和学科素养并存。评价时要注意从知识、能力、素养三个维度去评价。规则和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规则,确定角色,要怎么做;方法是过去学到的什么?比如像怎么样等等,明确告诉学生。教学评的“评”要挂在活动的两端,评价标准是学习支撑!评价标准要可量化、客观。怎样让评价在班级最大化?比如A同学指出学生哪一点做的很好,并自己也做出示范,让全班同学受益等等方式,实现评价最大化。

5.写在最后:从备课、打磨、正式授课,依然会有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会觉得有很多遗憾。但没有遗憾,又哪来有下一次的期待呢?人生不就是要一直坚持往前走,穿过喜怒哀乐,去看看大海上的春天和那盛开的花吗?

相关文章

  • “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

    文/刘嘉琪 在本次同课异构中,我们所讲的《青蛙写诗》一课,感受不一样。 本来,我对同课异构有很大...

  • 记一次同课异构

    01 小周代表酒泉语文公社,赴嘉峪关上示范课。《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是高中语文传统篇目,她又和省内名师同台授课,...

  • 同课异构,让课堂活起来

    本学期我们学校继续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同课异构就是同备一节课,同讲一节课,同听一节课,同说一节课,同评一节课的五...

  • 《Animals》教学设计

    文 刘俊芳 当看到这一期的研讨题目是阅读课同课异构时,我心里很是担心。不教初中已经六七年了,怎...

  •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 孙绍岭 暑假期间,为了给老师们充充电,县教育局从外地挖来了全国著名...

  • 同课异构

    今天到县中学习,听了三节语文课,都讲的是《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三位教师功底深厚,上课各具特色,让人耳目一新。 其实...

  • 同课异构

    今天上午,在樊相小学听了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两位老师一位是樊相小学的,一位是宏力学校的。...

  • 同课异构

    荆 解直角三角形 特色 用少走多少路 引入 爱护环境 多走多少步 就可以文明 贯穿始终 其次及时总结思路 建...

  • 同课异构

    昨天去看观摩课,印象深刻,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两位老师讲的都是《昆明的雨》,但真的是风格各异,第一位...

  • 同课异构

    今天上午和同事一行五人到蒲东中心小学听观摩研讨课。 第一个上场的是一初中的徐梦娴老师,她执教内容是《昆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文难教——记一次同课异构故事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ph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