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增长思维

作者: 四修之 | 来源:发表于2020-08-21 09:09 被阅读0次

增长三层面理论

在《增长炼金术——企业启动和持续增长之秘诀》一书中提出关于增长的三层面理论:

  • 第一层面确保并拓展核心业务的运转
  • 第二层面是建立即将涌现增长动力的业务
  • 第三层面是创造有生命力的未来业务


    IMG_0079.jpg

也就是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同时有现金流业务、增长型业务和种子型业务。现金流业务是当下,增长型业务是中短期,种子型业务是长期,面对这三个业务需要有所取舍和平衡。当年微信的推出,在当时是属于种子型业务,在腾讯内部同时做类似微信产品的还有另外一个团队,后来是微信做成功了。腾讯在面对当下与未来的业务平衡时,允许试错和冗余,这也就是腾讯能持续增长处在行业领先的原因。

关于制定三层面战略的另一个例子则是Facebook,2016年Facebook开发者大会上,Facebook发布了未来10年的战略规划图。在这个战略图上,Facebook宣称未来三年脸书将主要专注于打造生态系统,未来五年关注核心将围绕视频、搜索、群组以及WhatsApp、Messenger和Instagram等应用展开,而未来10年的战略要点则为人工智能、VR、AR以及无人机和全球互联网普及。基于生态系统和未来的底层互联网技术是脸上的增长阶段。


IMG_0080.jpg

从核心扩张理论

贝恩公司在调查了25家10中连续保持22%的年股东回报率的公司后,总结出持续盈利增长的三大关键因素。

  • 第一,强大的核心业务,依据核心业务设计增长战略。
  • 第二,可重复的扩张模式,可重复的扩张模式使他们产生了高利润区,提高了成功概率。
  • 第三,为客户为中心的扩张,增长是建立在对客户的洞察上。

科尔尼增长矩阵

科尔尼提出了“创造价值的增长模式”策略,并依据这个策略提出了“科尔尼增长矩阵”。即把公司置于一个增长矩阵中来评估公司增长的属性。X轴或者水平轴,代表了价值增长,而收益增长则反映在Y轴上。


IMG_0081.jpg

在科尔尼增长矩阵四个象限中:

第一种,价值增长者。公司在收益和价值增长上远超同行,取得行业统治地位。

第二种,利润追逐者。公司的价值增长超过平均值,但收益上落后于平均值。

第三种,简单增长者。公司强调收益,但价值变化不大。

第四种,表现不佳者。公司是增长的“蹩脚货”,在收益和增长上都表现不佳。

增长五线

在《增长五线:数字化时代的企业增长地图》中作者提出了五线增长框架。

  • 第一根线“撤退线”,即收缩线,讲的是企业如何做有价值的收缩。比如IBM将ThinkPad卖给了联想。摩拜单车卖给了美团。滴滴合并了快的。战略收缩一方面使得创始人套现一方面使得业务加入新的生态系统。
  • 第二根线“底长底线”,即公司发展的生命线,也叫“增长基石”,很多B2B公司制定增长目标就是把当年业务规模乘以一个系数得到第二年的增长目标。
  • 第三根线叫增长线,是企业从现有资源和能力出发所能找到业务增长点的一切总和。10年前京东从3C为核心的电商,切换到全品类覆盖,就是一个很成功的增长线跨越选择。当当则是扩张过于保守而近来增长乏力。
  • 第四根线叫爆发线,爆发线是指指数级的增长。产品上来说要有病毒式的传播,要有超级入口。比如小米手机,依靠MIUI系统积累的人气,通过口碑传播,饥饿式营销,在双11、618这样的超级流量取得了销售领先。拼多多是另一个指数级增长的例子,拼多多通过社交裂变获得了大量客户。
  • 最后一根线是天际线,本质上讲,企业的基因、模式、资源,实际决定了企业能跑多远。

好的战略要描绘出公司的增长态势。

——图片来自《增长五线:数字化时代的企业增长地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司增长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oy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