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希望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能力,从很小的时候他们就要被送去学奥数、钢琴等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即便是偶尔孩子在假期里有了一点时间,父母也不希望他们出去玩。而是选择让孩子待在家里,为他们找家教老师。或者给孩子准备各种各样的习题册,让他们不要输在了起跑线上。努力的教育孩子一定要强,任何事情千万不要落在人后。
后来他们长大了以后,到了真正该自己学习的时候。却开始迷茫了,他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做,在没有了爸爸妈妈的一手安排之下,他们要怎么样去安排自己的生活的。他们从小的孤独使得他们更爱发呆,通常在别人看来就成了眼神呆滞,反应不够灵活。想法总是无法发散,没有了创造性。
那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不至于像是学成了书呆子式的呆板呢?很多人觉得灵性是很难把握的,很多人要么是看起来特别粗蠢,要么就是太过于小聪明了。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得到水的那种灵秀之气而不是变得尖酸刻薄小聪明。我觉得要培养这样的孩子,父母更应该去做很多事。
一、以传统文化培养孩子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了两千多年,自然有他合理的方面。很多父母不是没有意识到这方面,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做。强迫孩子背诵篇目,仅仅锻炼了他的记忆力,而且也没有理解到艺术的美在哪里。我们都知道,能够提升人的审美灵性,艺术作品有着很大的功劳。父母可以陪伴孩子一起读诗书,将最美的诗歌朗诵给孩子听,也让孩子可以明白美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欧美的地中海风格、简约北欧风格。文化也足够开阔人的视野,让你的孩子读一读诗歌,使人灵秀。
二、父母需要更多的陪伴孩子,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
很多孩子之所以那么内向,不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当一个灵感出现的时候,他们宁愿让他消失,也绝对不会说出来。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父母很少陪伴他们,他们学会了只和自己的内心对话。我有个表弟,他爸爸妈妈经常在外打工,每年回家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回家一两天也就又要回去了。父母觉得努力给了孩子最好的条件,希望孩子可以变得更优秀。但是表弟却变得沉默寡言,一天时间可以静静的坐着什么话也不说。他的妈妈总是会特别担心的劝他说:“你就出去找同学玩会吧,别这么发呆了。”但是他还是依旧那种风格。和爸爸妈妈也没有了交流,给很多人的印象就是特别的木讷。很多人讲情商高就是要会说话,会说话不是天然的,需要父母的更多的心理的激励,不管父母是不是有很高的文化水平,请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激励和陪伴吧。
三、要更多的让孩子接触自然,了解自然
很多城市孩子到了成年的时候,或许还是很难去认识各种植物的名字。以前看一个节目,有一个土豆放在面前,一个大概十二岁的孩子却不认识。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或许有点让人惊讶。但是对于每天沉浸在奥数题中的孩子来说,或许真的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了。带孩子更多的了解自然,而不是坐在课桌前和奥数题交朋友。或许对于孩子成长更加有好处。
四、学习东西首先要让他们爱上它
我有一个小侄女,今年刚刚7岁。五岁的时候特别调皮,但是特别喜欢听歌唱歌。后来她在幼儿园偶然的听到了老师弹钢琴,可能是从那时候开始吧,就爱上了钢琴。缠着爸爸妈妈在家里多了一架钢琴,她也不是那种仅仅看看而已,后来他跟着老师学了两年。如今弹起来真的让人觉得很专业了。而且学习了音乐,她也更加的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了。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应该完成自己当年没有完成的心愿,去学一门孩子不喜欢的东西。不仅效果差,而且还总是很容易让孩子走偏。
有些父母会觉得,孩子太小了。他们怎么可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呢?我想说的是:这个责任还是在家长的,他们有责任让孩子开阔更大的视野。但是父母总是用各种借口掩盖,没有给予孩子自由想象的天地。
五、读书也是很重要的内容
这个很多人知道,但是能做到吗?父母能够做到每天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吗?能够每天陪孩子阅读一小时吗。父母觉得忙而用手机,电脑代替了自己给孩子讲故事。最后孩子对智能化依赖更强,电子式思维让他喜欢别人的灌输,更加懒于思考了。
如果父母觉得读书很难,请给孩子一份最好的书单。为他们准备一个小小的书架,从最初的漫画开始,让孩子爱上阅读。
如果父母乐意去做,真正的关心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像养宠物一样只给予衣食住行。那么我想只要每天花费了时间去做,注重每一个细节的培养,多带孩子开阔视野,我想你的孩子精通各国语言,心理更加健康,更加聪明就不会是一个想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