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课堂优秀老师成长园地
肖培东为什么这么受欢迎?(五)

肖培东为什么这么受欢迎?(五)

作者: 大刘_fa11 | 来源:发表于2019-12-12 21:45 被阅读0次
肖培东为什么这么受欢迎?(五)

朗朗书声,声声入耳,声声入心。回响在教室里的读书声是多么美妙的声音!有朗朗书声的课堂是多么美好的课堂!可惜很多时候都因为时间关系等各种理由忽略了朗读这一重要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读了肖培东老师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我对朗读有了重新的认识。“磨刀不误砍柴工”,何况“朗读”本身既是“磨刀”也是“砍柴”。

      朗读,读什么?且听肖老师的课堂。

1、  读标题(小标题,大世界)

    《春酒》一文的题目仅仅两个字,肖老师竟然叫了11个学生朗读,有的学生读了好几遍,每一遍都有新感觉,每一遍都有新境界。学生读出的情感和韵味是丰富多样的:思乡、悠长、自豪、悲伤、快乐、惋惜、陶醉、忧伤……

小小题目,读出多种情感;小小题目,品出不同境界。

2、 读标点(小标点,大乾坤)

        肖老师在指导小学生朗读《自己的花儿是让别人看的》中的人物对话: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肖老师先请一个学生朗读,然后问:“读得对不对?看这里有一个什么标点符号?”学生:“感叹号!他读成了句号。”然后一遍一遍地指导学生读出感叹号的语气。

      肖老师执教《孔乙己》时也引导学生关注标点符号的朗读。且看课堂实录:

师:很好,我们再来看最后一句话。喝酒的人在说他的时候,用了一个什么标点符号?

生(齐):句号。

师:“许是死了”后面是句号。掌柜的第一句是感叹号,让他也以感叹号结束可以吗?读读看,你来。

生39(读):许是死了!(感叹号语气,强)

师:你再来以句号结東。

生39:许是死了。(句号语气,平淡)

师:为什么用句号?

生39:用句号表示一种不太肯定的语气。师:比之感叹号,这里句号确实有不大肯定的语气,还有其他意席吗?

生40:用句号表示对孔乙己漠不关心

生41:不轻不重的,随意说说。

生42:故事讲完了,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冷冷的。

师;生死无所谓了,没有人会去在意他的生死。这里的句号更能显示冷漠与生命的无足轻重。我们再一起来读读喝酒人的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

师:不轻不重,这个故事到这里就没了下文。于是掌柜的就慢慢地算他的账,孔乙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没人去关心他的生死,没人去关心他的生命存在与生命状态。这些酒客记的是他伤疤里的笑料、被打折的腿里的故事。

小小标点,蕴含着无限精彩;小小标点,读出了万千情韵。

3、读句子(小句子,大文章)

      肖老师在执教《在沙漠中心》一课时,重点品读了三句话。这三句话是“我”对自己说的,第一句读出了沙漠里的绝望,第二句“挤出”沙漠里的心,第三句感受沙漠里的坚强。三句话,一篇文;小句子,大文章。

课堂实录:

师:接下来再想一想,都读过这篇文章了,文章中“我”在沙摸中心前前后后共说了三次话,你能找出来吗?有明显的语言标志的,对,双引号。找到一个就举手了,不然被同学先说了。来,你先说。

生5:第一句在第四自然段,“我对自己说:这不是寒冷,是别的原因。是我的大限到了。”

师:好,找到没有?画出来,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我对自己说:“这不是寒冷,是别的原因。是我的大限到了。”

师:第二句在哪?

生6:我听见自已说:“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千枯的心…一颗干枯得挤不出一滴眼泪的心。

师:好,找到没有?一起也来读一读。

生(齐读):我听见自己说:“这里有一颗干若的心颗干枯得挤不出一滴眼泪的心

师:最后一句,我们大家一起读,开始。

生(齐读):“上路吧,普雷沃!我们的喉咙还没有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PPT显示这三句话)

精读关键句,“牵一发而动全身”;品读精彩句,“窥一斑而知全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肖培东为什么这么受欢迎?(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ro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