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当务之急最重要的不是发展,而是守住最后一片人间净土
第一次知道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是因为他的《清单人生》。当时在一个读书群里,群主要求看过《清单人生》这本书的人,为这本书写一条推荐语发在微博上,说写得好的,会得到奖励。我当时由于好奇,在网上找到了《清单人生》的电子版,顺便了解了一下作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得知巴克曼是瑞典著名80后博主、专栏作家。那不是和我们国家许多在网络上玩文弄墨的年轻作者一样?何以他的小说这么快就走出了国门,成为热销全球的瑞典小说之王?近五年来,他的《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外婆的道歉信》、《清单人生》被称为“暖心三部曲”,全球销量已突破1300万册,他的处女作《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为瑞典头号畅销书,翻译成44种语言,已被改编成电影,他的作品到底有什么魔力,使他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功?
带着疑问,我前后看完了他的《清单人生》、《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在书中,我的心确定被巴克曼的笔触抓疼了,也抚慰了。在拥挤的人群中,每个人顶着陌生人一样的面具在人群中穿梭,看着别人,好像都和这个光鲜的时代一样过得非常好,有谁知道刚刚与自己擦身而过的人的辛酸与无奈?每个人都在努力,都在奋斗、拼博,谁会在乎你经历了什么,又正在经历些什么?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而活,我们不能不靠任何人获得温暖,只能靠自己的执着与善良。
在《清单人生》中,年老色衰的主人公60多岁惨遭离婚,为了尊严也为了生活,她重新走进了与自己绝裂了几十年的社会,与之打交道。她的思维停在过去,与现在一日千里的发展相去甚远,但她依然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人生的尊严,活成了最骄傲的自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中的欧维,一个在社会中不讨喜的刻板老头欧维在妻子死后,决定去死,但就在这个时侯,一家需要帮助的新邻居搬来,一次次延误了他的自杀计划。他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渐渐治愈了自己,对生活重新焕发出了热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陷入这样或那样的困境中,在困境中看不到希望,也没有人看得见你的困境理解你的困境。在困境中放下曾经的一切,以孩童般的无知与简单来面对这个世界,却在不自知中迎来了生命的春天。巴克曼的故事给身在困境中的我们以信心以温暖,这正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渴望得到却又不愿给别人的,对巴克曼的慷慨赠矛,谁又会拒绝?
然而巴克曼的《熊镇》,是继“暖心三部曲”之后创作的又一部超越式里程碑的新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巴克曼不再局限于个人困境的突破和成长,而是描写一座小镇群像,从老人到小孩,从个人到集体,从社会热点现象到古老人性的探索,无不掺杂其中。这么多的要素糅在一起,一点不显杂乱,因为始终有一条明晰的主线贯穿其中。
这条主线就是一个少年强奸了一个少女。或许你一看到这句话,便开始有点开始原谅这个少年了,毕竟他是个涉世未深的少年呐,谁在这样冲动的年龄不曾放下点错呢?然而,我们的作者偏不,他让这个少年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在剧中,这个少年还有更多免于惩罚的硬件和软件条件。他本人是冰球运动中最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他的父亲是冰球运动协会最大的赞助商,有超强的人脉关系。冰球是熊镇这个落后小镇可以得到发展的唯一一根救命稻草,热爱家乡的小镇居民全部都寄希望于青少年们的冰球比赛。希望这群少年能在冰球比赛中获胜,这样就会为小镇的发展繁荣带来机会(这是不是与我们许多偏远落后的小镇所处的环境一样?)。这个叫凯文的少年就是这根救命稻草唯一的赌注,而且他们在半决赛中取得了胜利。有什么理由可以在总决赛时搞砸这一切呢?然而,作者偏偏安排他在总决赛的赛场上被警察带走。你看到这里,会不会像小镇居民一样恨透了那个少女和那个少女的家人?
我们从小被教育小我要服从大我,个人要以集体利益为重,作者这么写用意何在?少女玛雅的父亲彼得是体育总监,他比全镇任何一个人都在乎比赛的结果。他的妻子是哈佛毕业最好的律师,他们一家本可以生活在最繁华的都市,不必忍受偏僻小镇带来的种种不便。但彼得为了家乡,为了热爱的冰球,毅然决定带着家人生活在这座小镇。总之一句话,不论是因为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冰球似乎就是彼得的命。如果你是彼得,你在冰球和女儿之间,该如何选择?
事情其实相当明了,凯文被警察带走却终判无罪,玛雅一家受到了小镇所有人的指责。谁在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反正雷又没有击中我,大多数人就是这么想的!在世上,如果你不碰到某些事,真不知道真实的社会是什么样的,最原始的人性是什么样的?瞬间,你所接受到的教育就都成了谎言。
在女孩们的人生中,她们总是被告诫她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要尽自己的全力,只要她们尽力表现,就足够了。当她们做母亲时,她们又这样告诫自己的女儿,似乎靠着这些谎言,我们才敢在床上安心入睡。但视实的残酷,往往让你不忍直视。
可笑的是,我们活在现实,内心却自有他善恶的标尺。在人前的坦然与冷漠,又是不是一种假象?在夜深人静独处的时候,又会不会嫌弃自己的虚伪,又会不会受到良心的遣责?那些敢于在人前做真实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或许他们衣衫褴褛或许众叛亲离,但活得坦荡。
逃脱了惩罚的凯文逃脱不了自己对自己的惩罚。当玛雅用一管猎枪瞄准他的时候,他在雪地上跪下了;十年后在人群中偶遇,凯文会吓得全身颤抖、汗流浃背;一辈子,凯文都害怕黑暗,必须开灯睡觉。在人前的,不过是假象;在人后的,才是事情的真相。这和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罪与罚》又有什么区别?你欠我的,不想偿还,那就不要偿还了吧,你留着,将让你受用终生。
了解完《熊镇》这本书的基本脉胳,你就知道这几乎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普通不能再普通的事件。性侵、伤心欲绝的女孩和犯罪者穷凶极恶的嘴脸、麻木冷漠的大众和被攻击身心疲惫的受害人及家人……。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我们每个人又在这些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如果你是受害者,又如何在凶险的社会环境中自救,让施暴者得到惩罚让自己获得新生?
书中讲到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我们自己,我们指责别人的时候有没有审视自己?当事件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时候,我到底做了些什么?我又能尽自己的能力做些什么?当一桩暴力事件发生,施暴者必须得到惩罚,这个社会才会向着正确的方向运转。否则,不但两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能真正存活,还会引起更多人不能真正存活,使社会走向病态。
这本书的每一个字都直指人心,每句话都荡气回肠,它适合父母、孩子、学生、职场人士每一个社会中的人品读,它描迷了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状态,却又把我们的灵魂拷问得体无完肤。所以《熊镇》被称为巴克曼创作的又一个超超式里程碑毫不为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