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身体有点不适,但还是很愉快地写文听歌——轻微的眩晕症并没给我带来多大的影响。
轻微的眩晕症令我行走恍惚,思维有点儿飘忽。所幸的是,今天,我竟然比平时更早地甚至更轻松地完成了日更文《读蒋坤元老师的文《小舅的生存智慧》‖智慧下的解读和启迪》。
这种状况下完成了日更,更让我有一种成就感和欣喜感!(虽然,文章因为一个敏感字吧被锁了一下。)
其实,最让我兴奋的是,另有一个小确幸。今天我尊听一大师的教诲,悄悄地于这篇文章里尝试着改变一下常人惯有的文字习惯。
这个改变是什么呢?会有人告诉我你发现了吗?
小女人就是小女人嘛!芝麻大的事可以兴奋得不像话!猜到了吗?看出来了吗?(眯眯笑,我。)
有友友说我是一追星族!追星族好呀!跟对人很重要!善于学习的人也是个有智慧的人哟!
何况,我还不只仰慕蒋坤元老师一个人呢!
今天,我的小心思小改变源于另一位被我崇拜的大师的启发。至于这个小改变会给我的写作带来什么效果呢?
有没有效果,目前来说,我自己没什么明显感觉,文字算是平和朴素吧?
假如不容易被发现有什么变化的话,那会不会就是最好的结果呢?周卫英 大师说的正有这样的意思:看不出变化便是最好的结果。
那么,最好结果就是我拥有了一个意外的小收获,一个突破习惯、超越自我的收获!
我还是有幸得到了蒋坤元老师的超赞认可!蒋老师的鼓励支持是我的定神针呢!
你看,你看,越说越卖关子,越好像觉得自己不得了似的!写一篇文章而已,有啥嘚瑟的?难道担心此文写不足800字?不此于这么折腾来凑字数吧?
试问,盲目地开心傻乐是不是能治好我的眩晕症?
我还是要说,我喜欢的大咖老师其实有好几个。平时,我总在一旁默默地学习他(她)们的文章,一天只有十个能量赞,哪够用?何况,我的赞没啥分量。不过,有时候评论两句,表示我认真来过。
今天,我要说的,常给我带来教益的这位神秘大师就是其中一位大咖。他是佛者,我尊称他为大师吧!
他是谁?给了我什么启发呢?
他就是周卫英老师,也是我的崇拜偶像!
今天,就在刚刚,第一次于蒋老师的文中看见他的照片,他很瘦。一个陕西人,精通书法……
蒋坤元老师早在2018.6.29号于简书写过一篇《周卫英对世界的心语》,于2019.4.5号写了一篇推介周卫英 老师的文章。
我为什么去蒋老师那里去找有关于周老师的信息呢?是因为觉得,他们俩的智慧有太多的共处的光辉点吧?
于是,我在蒋坤元老师的简书页面搜索“周卫英 ”三个字,果真解锁了我的疑惑——他俩早已有过友好接触!
古有孔子,孤独的执着,知我者其天乎。周卫英先生也是如此,他就是当今喧嚣时代的孤独哲人。
这是蒋老师对他形象的高度概括。
周老师就是一个觉醒者。他痴迷于写作,还精通修行说道。
他以无私度大众的精神,呼吁写作者以摆脱文字相的真文学来超越自己而创造有新生命力的文字,让文学真正回归到纯净、纯真、纯朴的道路上来。
我真正被他的思想所吸引源于他的《觉醒者》系列,那也是我每天晚上必读的精神大餐。
这两天,因为读老师的文《觉醒者》里的提议——写作时尽量不引用、不用成语。
今天,我很听大师的话,终于尝试着这么做——更文《读蒋坤元老师的文《小舅的生存智慧》‖智慧下的解读和启迪》。》里应该没有一个成语,引用文字亦尽可能减少了。
我刚开始写时很不习惯,在每当成语浮于脑海时,便立即被自己否定掉,然后挖掘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慢慢地感觉到了心情的逐渐平稳放松……
我的小改变其实也许不值得一提,但它确实是我今天的一个小确幸。也许这是我第一次还不能确定自己的体验,也许是我今天的文字输出恰好还能跟得上输入的节奏的缘故。
我在想,这样的不引用他人的文字和成语的写作状态是不是确实会带给我一种与心灵对话的坦然和放松呢?
这种因思想上的疏理整合是不是真的让我获得精神上的最好释放呢?
还有,这种自然状态是不是真的能给人带来愉悦欢快?而不是写作时的困顿孤寂?
这种尝试,真有这么神奇美好吗?
但愿自己真正懂得这种写作快乐!
我也定当不忘初心,奉上一颗坦诚和热爱之心与老师们及简友们学习、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