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雪堂书屋哲思
哲学是有气质的 ‖《中国哲学史》读书思考之3

哲学是有气质的 ‖《中国哲学史》读书思考之3

作者: 当下Aurora | 来源:发表于2021-02-05 22:43 被阅读0次

    我们读老子,读荣格,读叔本华,会感觉这些哲学书的风格很不一样。他们有不同的气质。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他们携带了哲学家的气质。他们同时携带当时历史和环境的状况。

    先说哲学和哲学家。

    冯友兰老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说,”一哲学家之哲学,与其自己之人格(即一人之性情气质经验等之总名)或个性有大关系”。哲学问题比科学的问题,性质较广泛。威廉.詹姆斯说,哲学家的性情气质,可将其分为两类,软心的哲学家,和硬心的哲学家。

    软心为唯心论,一元论。硬心呢,为唯物论多元论。就像人的性情是软还是硬一样,是否舍得将宇宙间有价值的事物归纳为无价值。

    海佛说,研究者的人格决定他思想的方向,而或不自知。有些思想只能在某种心理状况中发生。所以哲学思想与哲学家的个人人格、心理状况、当时的环境都有关系。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论其世也。”

    冯友兰先生说,”宋儒最注意古诗人之‘气象‘,虽其动机在于修养方面,然对于一人之哲学做历史的研究时,实亦须注意其‘气象‘也。”

    再说哲学和当时的历史和环境。

    历史,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事情的自身,可名为历史,客观的历史,另外一个是事情的记述,可名为”写的历史”,或主观的历史。

    时代环境和各方面的思想状况会对哲学家的哲学产生影响,而哲学家的哲学也能够影响于这个时代以及其各方面的思想。英雄造时势,时势也造英雄。互为因果。

    一个时代的哲学,即其时代精神之结晶。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所以研究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应当知其心,知其时代精神,所谓知其哲学史。

    时代精神和社会环境和哲学家们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相互成全。故而,每一部哲学著作,都烙印着作者的气质。

    如我们读《道德经》,若是不知道春秋末年混乱的局面,生搬硬套,便难以包容其历史的局限性,去粗取精,古为今用了。

    这便是本文开篇所说,哲学有气质,哲学的气质,烙印着哲学家和历史环境的气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学是有气质的 ‖《中国哲学史》读书思考之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fn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