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家长打卡记录整理
1. 感谢崇建老师分享了自己从陷入困境之坑、母亲带来的冲击以及对母亲既痛恨又维护到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和家庭命运的情感历程。我在想,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他到底承受了多少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在这里向您致敬。
说到家庭教育,我觉得给孩子一个完整、温暖、有爱的环境尤为重要。现在的家长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教育,但是在教育方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家长过于严厉,有些家长过于溺爱,有些家长甚至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这些教育方式都不是很科学和合理。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是以孩子为中心,注重引导、启发和激发孩子的潜能。另外良好的亲子关系也能够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孩子的情感和社交能力。而不良的亲子关系则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孩子的情感闭塞、人际交往问题等。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不仅是孩子性格、思想、情感、智力等方面的塑造,而且是孩子终身发展的基础。
我的反馈:您提到有些家长过于严厉,有的过于溺爱,有的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严厉?在哪些方面不能溺爱?对于孩子的成绩我们又如何对待?这些问题是我们培养孩子中特别有挑战性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家长都需要适度对待的问题。您写了这么有深度思考的文章,很多地方引起我的共鸣。
2.共读营第11天——第四章《在成长困境中联结渴望》
书72页“童年被爱过的孩子,拥有更大的可能,更能体验自己的生命力。童年若经历困顿,成长受挫,若有内在稳定、温暖的陪伴者,生命将有更多的机会与自己产生联结。”我的童年使我常使我感到不安、烦躁、悲伤,加上青年丧偶,我的期望就是能健康的活着养育孩子长大。但烦躁、不安等又会伴随着,让我更没法稳定的对孩子,通过阅读,我也想改变,让孩子在被爱中成长,又毫无头绪。
萨提亚女士说:“改变永远是有可能的,即使外在的改变有限,我们内在的改变仍是有可能的;也许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已发生的事件,但依然可以改变那些事件对我们所造成的冲击。”改变是我目前所迫切需要做的,只是未能明白这个关键点在哪?
我的反馈:很感动您对自己目前现状的思考。您问,“改变是我目前所迫切需要做的,只是未能明白这个关键点在哪?”那么静下来问自己,“我想要具体哪个方面做出改变呢?是与他人沟通的方式?是自己表达时的语气?还是对自己情绪的觉察?”觉察自己想要改变的具体方面是什么呢?
3. 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来说,最希望能够得到的,以及最想要的东西,那份渴望驱动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的前进,促使自己能在发展之路上风雨无阻的前行。对于我来说,内心的渴望会是事业上的成功还是情感上的圆满?
我的反馈:
书中91页写到:
“渴望”的联结意味着:活在“爱”“接纳”“意义”“价值”“自由”“安全感”“信任感”的体验里。与您一起探索、联结自己的渴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