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孔子说:“一个人说话不知道惭愧,那么,做起来就难以兑现了。”
从一个人的言行中,可以看到这个人的品德。说话夸夸其辞的人,怎么能让人相信Ta能踏踏实实地把事情做好呢?
-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说:“古代人学习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这话说得,从古至今,能有多少人学习是仅仅为了充实自己的呢?封建社会,人们读书学习,是为了科举考试、光宗耀祖。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大家学习,也多是为了能让自己有更好的前程和生活。这样不好么?我觉得,挺好的。不管是为了充实自己而学习,还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抑或是为了功名利禄,甚至是为了民族崛起而读书,能够每天坚持学习,每日进步,这是一个很好的过程。当每一个人都为了某一个目标而学习时,每一个人都在推动着社会和历史向前更进一步,之后的人,也会因此而得到荫蔽,这种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我们又何必去计较人们的目的呢?
-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以直报怨:指心里不隐藏怨恨,即心里又怨气就以怨报怨,怨气消掉了就不要再报怨。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这种做法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时以正直来报答怨恨,以恩德来报答恩德。”
世人总是断章取意,用善良去感化罪恶,只能助长恶的气焰。若是一个人受到了欺负,另一个人安慰Ta,说:“孔夫子都说了,要以德报怨,你要靠你的恩德去报答那个人。”,这个安慰的人,要么是傻子,要么就是恶人,远离这种人。“以直报怨”、快意恩仇的人,具有江湖气息,也是我最喜欢和欣赏的人。这种人,不记仇,也不是随意吃亏的软柿子,即使有矛盾,也只是在光明处争执,为人处世落落大方,最是能长久结交的君子。而那些相信“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人,个人认为是能避则避,若那人心中有恨,谁知道哪天会迁怒到你,在你背后下脚拌子呢?
-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说:“赐呀,你以为我博学而且能记住各种知识吗?”子贡回答说:“对呀,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解释说:“不是的,我有一个基本的观念贯穿于我的整个思想和行动之中。”
拥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很重要。把一些零碎的、分散的、相对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加以整合,使之形成具有一定联系的系统,即知识体系,也叫知识结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就是无尽的汪洋大海,而知识体系,就可以看作是舀海水的工具,葫芦、瓢盆、水桶什么的。而孔子的知识体系核心,我认为就是“仁义道德”,孔夫子以此为自己的信仰,无论做什么都不出其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