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散文成长励志
好文,长什么样子?【天鹅干货铺28】

好文,长什么样子?【天鹅干货铺28】

作者: 吹小号的老天鹅 | 来源:发表于2019-01-30 00:20 被阅读398次

    好看的文章长什么样子?

    见仁见智。

    时代在变,受众在变,介质在变,但文章的内核不能变。

    各有千秋也好,意味各异也罢,但我认为有一条要遵循,既薄又厚

    薄,即语言要精,篇幅要短,文字要省。用最少的话说最多的意思。

    碎片化时代,碎片化阅读。有人做过测算,阅读一次,时间大体为3-5分钟。1500字以内最舒服,再长,容易视觉疲劳,同时,作者驾驭的难度增加。

    从阅读实践看,大多数网文都在1500字以上,实际上是2000字左右。

    还有人总结过,讲一个故事一般100字以内,讲一个观点一般50字以内。

    在一些写作课上,老师在评点作业时说到,开篇不管是讲故事,还是摆观点,都要控制在300字以内。更有的说200字以内。

    当然,这是普遍规律。不同题材、不同风格,有不同的表现。如,科普性强的文,要做系统全面的阐述,那明显,篇幅要长一些。

    如果实在短不了,怎么办?一位写手对短视频的规律梳理,或许有用。

    他是这么说的:

    5分钟内,不超过950字,一定讲10个点,并且有逻辑,结尾有升华。

    1分半时,观众疲倦,就要有新的重点出来。

    用厦门大学邹振东教授的话说,就是要不断翻筋斗,一个接一个。

    他说:

    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中最难做到的是“先扬再扬”,一直在高音区,还波澜起伏,不断在翻筋斗。筋斗翻得越多,难度系数越大,精彩程度越高。

    厚,则是内涵式写作,写出纵深感,写出厚重感。

    前几天,《纸上电台》嘉宾孟小满就说到:

    很多的故事都贴近于我们的大众生活,甚至有些文章是站在女性的角度,以及道德的至高点,将女性的情感过度解读,从而激起女性的追捧,热度居高不下。

    这是大部分新媒体文的弱点。特别有些情感类的鸡汤文,一遍读过,初觉有道理,还忙不停滴转发,但最后,什么都不会留下。

    如何增强纵深感、厚重感,这里推荐其中一个小技巧。

    空间:还有很多作者,写文看似天花乱坠,用了很多的修辞,不断地描绘画面。但,还是线性的,平面的,不是真正的立体、多维。

    好的文章,一定有空间的切换,是大空间。有的作者会说,我有啊,先写大门里面,再写大门外。呵呵......

    空间感,还是举两个古人的例子。

    比如王湾的诗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比如李商隐的诗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时间:比如《百年孤独》的开头,虽然被人们仿写烂了,但突破时点、拉长时间轴的方法,不能不说经典。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

    陈鸣在《28堂文字表达大师课》中讲到一种最易上手的叙事性结构,就是时间线。

    他列出了3类时间顺序:

    过去  现在

    过去  现在  未来

    将来  过去  现在

    在实操中,要从一个点出发,拉开框架,现在过去化,过去未来化,未来现在花,.....穿插进行。我在写作《年越来越近,你能在除夕夜赶到家吗?》一文时,虽然技法上不成熟,单位尽量在练习,在试用。

    再比如,陈子昂的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就是打通了过去、现在、未来,写出了历史感、沧桑感。

    这是登幽州台时所写的诗。古人总是喜欢登高。其实,登高望远,是从有限的时空到无限的时空,引发人生感、宇宙感。

    王昌龄的《出塞》一诗,有过去的时间、现在的空间,有过去的空间、现在的时间,空间引起时间的追溯,时间造就空间的幻觉。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还比如,“孤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时空共寓,虚实相生,面对春江月夜,发出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人生思索。

    闻一多先生对此诗推崇备至,他赞美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时空的切换,本身就是厚实凝重。

    厚重感,或有思想性,引领思考社会问题,感知未来命脉;或有思辨性,能揭示问题的两面性,启发独立思考;或有智慧性,给心灵深处以启迪。等等。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吐纳珠玉之声,卷舒风云之色,显现广阔的视野与深沉的思考,体悟生命内质,折射深邃哲理。

    让文章散发历史文化的气息,这也是厚重感的捷径之一。

    这两者不是矛盾体,是可以融入于一炉的。能做到这一点,既薄又厚,起码好看一点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文,长什么样子?【天鹅干货铺2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fy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