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那么大的谎言

作者: 青争鱼6 | 来源:发表于2018-04-03 20:17 被阅读4次

前言

由于地域、年龄、身份等各种差异,我们被分成了大大小小的各种群体,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一些标签。比如四川人、大学生、打工族、文艺青年、甚至男性,女性等等。

很多时候,被标签的群体本身会被赋予一些特点,举例子,四川人爱吃辣,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文艺青年比较感性……

这是人类在认识自我,认识环境的过程中,为了更加快速、便捷地了解一些普适性东西而发展出来的方法,它本身来讲,简化了人们对未知的探索时间,减小了认知的难度。

但是如果仅仅因为有了一个大众的标准或者结论,就停止探索,那在生活的细节中,一定会吃亏的。因为关于你自己的生活,和你的家乡、你的省份、你的国家、你的同学、你的公司……这些东西根本不是用一个精度来衡量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的公司一个月盈利可以用千万来作为单位,而你的工资只能用元来作为单位,这二者有关系,但是却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也许你不会同意自己会有这么蠢,把二者直接比较,但是这只是为了便于理解举的一个浅显的例子,如同一个抽象的数学模型,真正要与生活联系起来,问题会更加复杂和隐秘。

举这样的一些实际生活体会吧。

01 关于大学生工作问题

可能每次听到媒体报道大学生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这一类的问题的时候,你的内心其实是很焦虑的。你开始非常担心自己毕业能否找到工作了,是不是大学生数量一多,自己的身价又要下跌了?

此时,请再问问思考这些问题:那些大学毕业生中,多少人因为专业不同将细分进入到不同行业中?进入同一个行业在和你同一个省份的人有多少?同一个省份进入同一个公司的几率多少?进入同一个公司去同一个岗位的几率多少?

你也许无法知道准确的数据,那么就这样来直观感受一下:即使有很多毕业大学生,但是很多时候一些老板始终觉得自己没有找到需要的人才?你觉得自己好像有很多公司可以选择,但是你最终双方条件匹配下来,你能够去的公司也是寥寥无几的。

你的老板并不是在几百万这个大群体中选择员工,他周围能够任用的人才其实也是非常少的。别因为从事本行业的人多,你就畏惧,其实你能够完成一个作品,你也是有竞争力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寻找到了一个符合自己心中标准的工作,假如你的标准或者期待是80分,那么你实际找的工作在70—90分之间是很常见的,但是由于人性的原因,很多时候找了80—90分工作的人,往往觉得还有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还有更高工资待遇的工作等着自己,因此,实际上他在心里给这份工作的估分是低于80的。

如果你永远觉得还有更好的工作等着自己而频繁跳槽的话,你可能永远找不到你最终想要的工作。

对员工和老板来说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遇到正确的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说爱情,没错,下面就说说这个问题。


02关于爱情:

网上曾经有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人一生会遇到约2920万人,两个人相爱的概率是0.00049。且不论它的真实性,生活中你是匆匆找一个人将就呢,还是苦苦等待寻觅你心中的那个Ta呢?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一位侄子曾经给他写信,说他为了女朋友要放弃事业,跟他女朋友到另外一个城市去,因为这个女朋友是他一生的最爱。弗里德曼就回信:当然,你可以做你自己的决定,但是如果你真的认为这个女孩儿是你一生唯一最爱的话,那么我以一个统计学家的身份告诉你,世界上两个唯一最爱的人,相遇的机会是零。茫茫人海,你们在有限的生命里面根本不可能遇见对方。

世界是很大,你也会接触到很多人,但是你要明白你接触的人相对世界人口而言是微不足道的,能够成为你朋友的再打折,让你心动的更少少之又少,而在你适合谈恋爱的年纪遇到的人就又……

这样的情况,建议你在心中建立自己的一个标准,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遇到符合你心中标准的那个人,就可以考虑谈恋爱了

不要总想着还会遇到更好的,世界上是存在更好的,但是概率问题、年龄问题、相处的磨合问题、花费的时间成本问题……这些都是你需要思考的。也许穷极一生,你才发现,符合你谈恋爱标准的、到最后能跟你结婚的人真的很少很少。

03关于个人职业发展

在我们父辈那一代,他们要么是因为没钱上学,很早就外出谋生计,学习一些技术活儿来赚钱养家;条件好一些的能够完成大学学业,然后毕业就被分配工作。很大程度上他们的工作不是个性发展的结果。

如今,随着素质教育在我们国家的宣扬和发展,让孩子个性发展的口号越来越响亮,找到一份适合你个性,你又感兴趣的东西当成你的工作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但是,困扰大多数大学生的问题却往往是:到底以后做什么工作。我好像不知道我擅长什么,或者我感兴趣的东西好像很多,不知道如何抉择。

巴菲特曾经被人问及成功的秘诀,他说:找出你想要的25样东西,找出其中你最想要的5样。然后有人问:“之后我知道了,大部分时间追求那5样,有时间才去追求其余的20样。”巴菲特否认到:“之后你应该像躲避瘟疫一样去躲避那20样东西。”

举这个例子,其实是想说明,我们可能确实有某些潜在天赋,但是就像曾经的语文课本文章《伤仲永》里面一样的道理:不经过后天学习,最终也会泯然众人。

大部分人,并不是天才,我们需要通过后天不断地塑造自己。你觉得自己有很多感兴趣的,想要的东西,学会舍弃并且不断的雕刻自己,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擅长的,不是就不去学习,而是想办法培养你擅长的,并且不断提升。

我们不是白娘子或者都敏俊教授,有着几千年的生活经历,可以有时间精力看清各行各业,然后作出明智的选择。这就像在茫茫人海中想遇到你的最爱一样,几率渺茫。

聪明的人,是那些能洞察各种规则的人,他们理智,可以接受最坏的结果,也能够努力创造自己想要的东西。

结语

很多时候,拿个体问题跟群体问题比较的现象常常有,等你真正明白了其中的本质之后,相信你会生活得更加轻松。世界是很大,但是关于你的世界,却很小

与诸君共勉!

相关文章

  • 关于世界那么大的谎言

    前言 由于地域、年龄、身份等各种差异,我们被分成了大大小小的各种群体,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一些标签。比如四川人、大学生...

  • 一段文字的感悟

    今天遇见一段文字,关于世界的大与小: 世界那么大,我却偏偏遇见你;世界那么小,我却偏偏丢了你。世界那么大,我却总是...

  • 关于谎言的谎言

    1 那天在咖啡馆大家谈起要写谎言这个话题,我当时是热烈赞成的。我觉得我平时没有说过什么谎,对于谎言这件事情可是深恶...

  • 关于谎言的谎言

    太多的时候,太多的时候,人还是不要想得太清楚,看得太清楚比较好。至少眼泪会少很多。 生活中充满了谎言和陷阱,只是年...

  • 每日思考

    1、关于谎言:今天看到很多关于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谎言会是什么样的电影,每个人说真实的话,每个人无条件的相信别人说的...

  • 熊玲:关于不确定

    生活很不易,比昂的思想从这里开始。 •关于真实与谎言 若说人是语言的动物,那人类世界则是真实与谎言的结构。人类...

  • 归来仍是少年(一)

    关于世界,关于远方,网络上一直流传这么些唯美文艺的句子,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

  • 出发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世界那么大,钱包那么小,我还是再看看。世界那么大,我却那么忙,等忙完了再说。世界那么大,你...

  • 谎言的世界

    所谓谎言 是一种心理的对假象的构成 如果 你的周围的人 都习惯用谎言来表达 谎言中的真假 也许 难让人一时难明 往...

  • 谎言与假我

    我们今天的世界充满了谣言,充满了谎言。 我们在谎言中出生,在谎言中长大,听见谎言,被教导谎言,被宣传谎言,学习谎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世界那么大的谎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gc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