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会对一部电影写太多的影评,因为有很多写的很好的影评,把我想说的话都说了,甚至思考的比我更深刻。
但这部电影,在我看过很多的官腔影评后,我决定自己来写。
其实,在我看来——
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一、关于学校
中国式的学校教育,在这部电影里与印度何其相似。好的私立学校,每年的收费让工薪阶层及其以下的普通大众望而却步。
从幼儿园开始,音乐、绘画、舞蹈、外语等等一系列的东西中,孩子们要将其中一种甚至是几种变为他们的特长,没有与其他小伙伴玩耍的时间,有的只是书本和这些所谓的兴趣爱好,也是父母认为高雅艺术。
如果说幼儿园仅仅只是第一步,学习成绩还不是一种压力,那么从小学开始。所有的学校都在追求着成绩、成绩、成绩。越是好的学校,孩子每天的学习时间越长。老师与家长,更为注重孩子的成绩,却或多或少忽略了,孩子本身品质的培养。抄作业,考试作弊等等一系列在学生生涯中习以为常并仍在发生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欺骗与不诚实。我们教育孩子需要诚实,我们却带头不诚实也逼着他们不诚实起来。
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能要求孩子成为一个品质完美的圣人。因为在这个社会里的我们的人性中,不是单纯的善良或是单纯的恶毒,更多的是一种灰色。但是,我们可以并且让孩子保留坚持着更多美好的品质,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优秀的人真的就和孩子的学习成绩挂钩吗?似乎现实一次又一次的说着,这是肯定的答案。因为优秀的成绩,可以让孩子走出大山,走出小镇,走出乡村,看到大城市的繁华,增加他们的眼界,过上更好的日子。
可是,那真的是他们想要的吗?人这一生谁不是奔波忙碌各有忧愁。成为一个富人,或是贵人,很多甚至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偏偏对孩子抱有巨大的期待,那是孩子的梦想还是父母自己的梦想?这,才是自私。其实更多的,小富即安,才是普通的我们努力就能够获得的,做自己想要做的,拥有更多的开心与快乐。
孩子的成绩,考的上的学校,或是父母能够支付得起的学校,其实更多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关注与耐心的教育。不是逼出来的成绩,是引导快乐的学习。我高中的一位物理老师,在家里就用化学实验、物理实验,并买来了很多简单的器材征服了他孩子的心。这才是真正的好教育,不是吗?
其实,学校的好与差,来自于父母的的教育。
二、关于父母的文化素养
电影里的母亲米图,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并且要求着孩子尽可能的学好英语,说着英语。因为这是一件让人觉得很高大上的事情。
父母造型还需要造型师的帮忙,“少而更多”暴发户与真正的贵人差别显而易见。广博的知识,彬彬有礼的行为,良好的素养,低调而奢华的着装才是贵人的核心要素。欧洲提倡骑士精神的贵族品质,中国提倡君子之风的礼仪品格,其本质都是一样的,真正的重点在于其品质。
电影里那些富人父母,不用像中产的拉吉他们家一样为孩子的入学而操心。在拉吉演讲结束后,有人想起身认同,却被身边的人拉住,然后坐下了。事实上,广博的知识与礼貌的行为就算是真正的贵人吗?他们为了所谓的孩子的教育,也为了自身的利益,舍弃的品质,在将来也会在孩子身上深深体现。父母的言行是对孩子这张白纸底色最深的刻画。
拉吉在妻子米图的影响下学会说一些英语,然而他仍然不会拼写那些单词,写的英文让培训班的老板都看不懂。为孩子的入学表格查了字典从书中摘抄出来句子把孩子写成了一个科学家一般的人物。在派对上要吃汉堡披萨,拉着孩子尬舞。他所表现的与那些贵人们格格不入,对妻子的爱让他努力成为妻子期望的贵人中的一员,但是他始终做不到。他是贵人吗?不,他不是。
可是,他最终呈现个给孩子的,是更为重要的品质,孩子会以他为荣,以他为傲,以他为榜样。而不是父母口中的某某伟人,某某别人家的孩子,某某贵人。榜样与孩子同在。
当然不可否认,孩子父母的文化素养对孩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是父母表现出的行为品质。
三、关于我们
我不想去着重描述一个好的学校老师是怎样教孩子学习,也不想去讨论一个优秀文化素养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如何如何。
关于我们,将会成为父母或已经成为父母的我们。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太多讨论如何教好孩子的书了。我想说的,只想说的,仅仅只是:请多坚持并且表现我们性格中善良的部分。比如尊重,如拉吉在电影中尊重顾客的想法与心情,尊重穷人的权利,尊重他人。比如诚实,欺骗、偷取、伪装让拉吉难以忍受,他为了妻子为了孩子都忍了下来,但是最终,他不能把这些东西教给孩子,所以他选择了诚实。比如爱心,也正是因为拉吉与妻子米图本身的善良爱心,帮助一所破旧的公立学校不只是捐了一些钱就不了了之,求那么一点点所谓的良心上的好过与心安,而是具体的落到了实处,才得到孩子们真诚的爱戴与帮助。
父母为了孩子可以付出所有,事实上,我们需要做的,是做好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