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长聊天群里,一个三年级女孩妈妈很苦恼抱怨:
“我女儿在家里特别不喜欢做家务,但每次学校最苦最累的活儿,她都积极争取,甚至其他同学不喜欢做的打扫厕所,她都愿意做。老师见我,经常夸我闺女热心积极,不怕吃苦受累。我每次都有苦说不出,在家里让她收拾碗筷,都费劲。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位妈妈说,在家里曾用过很长时间金钱奖励机制,去鼓励女儿做家务。 言语赞扬也很好“妈妈很喜欢你这样”、“你表现好,所以给你10块钱作为奖励”还有利诱机制 “如果你明天还能做这么,我就再加五块钱”……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71457/b7b2c983de90dce9.jpg)
一、为什么孩子在家不爱做家务?
因为孩子在学校,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劳动标兵”、“劳动委员”等名誉很受孩子青睐。但对家里的金钱奖励已经失去兴趣。其实,反复无常,是缺少做家务的真实动机,她并不是真心想做劳动。
动机是我们行动的指挥棒,能让我们朝着一个目标去前进,心理学上讲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来源于我们的环境,是一种可操作的条件,比如奖励或者惩罚。
内部动机是源于我们自身,不由他人控制,来源于我们自己的认知、生理、情绪和精神。
而内部动机才能保持孩子长期、坚持不懈地去完成任务,即使途中遇到苦难、也不会轻言放弃。由内部动机驱使的孩子也能更认真、更用心的去完成任务,从学习总获得更多的东西。
二、做家务的孩子和不做家务的孩子的区别
哈弗大学的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比不爱做家务的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发起一项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在孩子专门负责一两项家务活的家庭里,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86.92%;而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3.17%。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71457/509d54211d7b2f8c.jpg)
三、做家务可以给孩子带来什么益处?
1、促进动手动脚的能力
就像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的,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让孩子做家务,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统筹能力,语言能力乃至学习能力,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责任心和成就感。而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理查德·韦斯布尔德认为,家务能增强孩子的同理心,让他们更懂得关心他人。
2、增强自尊心和责任感
教育家蒙特梭利说:如果我们要拟定一项育儿原则的话,那么,第一个原则就是必须让孩子参与我们的生活中来。
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应该对家庭负责任,孩子也不例外。孩子虽小,但是父母也应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责任所在。现如今,常常会听到老一辈人埋怨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责任心,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娇生惯养的生活,从来没有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反而更像是一名“贵客”。
孩子难免会形成理所当然的心理,认为父母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懂得为家庭分担责任。让孩子尝试着做家务,让孩子去付出,只有付出了才会懂得珍惜,才能逐渐地培养起责任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71457/198db72154603137.jpg)
四、如何促进孩子做家务的内在动机?
1、抓住孩子最早有兴趣做家务的时机,鼓励行为。
一岁左右的孩子就开始对家务充满兴趣,也非常乐意尝试帮助大人,譬如擦桌子和拖地,这是他们想仿照大人做行为举动。很多家长觉得让这么小的孩子触碰家务工具,很不卫生,也做不好,给大人添麻烦。一直就把孩子想参与做家务的形象,扼杀在了摇篮中。应当在孩子有兴趣去帮忙的时候,尽力鼓励他,帮助他达成帮忙的行为。让孩子认知到做家务,是正确光荣的事情。
2、当孩子觉得做家务有意义时,给予适当的称赞和奖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孩子对家庭做出有意义的贡献时,他们会感到特别的满足。如果当完成任务,可以从家人那里获得称赞奖励和,可以让孩子充满愉悦感,也更愿意尝试下一次的家务劳动。
当孩子无论做了多么微小的家务,家长都要积极的鼓励他们。我们这里所说的鼓励,并不是建议物质奖赏,而是爱的鼓励,如一个拥抱、一个亲吻、或者一个漂亮的五角星
3、帮助孩子形成做家务习惯
孩子的兴趣点转瞬即逝,把握住他们对家务充满兴趣的时机,使做家务成为孩子每日生活的习惯行为,才能跟做出深度行为。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
4、让孩子看到自己在价值,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
孩子是家里的一份子,帮忙家务是天经地义,如果给孩子酬劳,就变成了雇佣关系,其实让孩子也变成了家的客人。当他在家中服务他人时,从自己的行为中就能看到自己的价值,早一点让孩子知道,人生就是平凡琐碎。父母要以做家务教导孩子正确的服务观念。
5、父母做好榜样
如果父母本身就习惯邋遢,或者一做家务就带着抱怨的情绪,那么孩子对家务就很难抱有好感,所以父母首先身体力行,起带头作用。与孩子一起做家务,可以加深亲子关系,并教会孩子,服务背后,是爱家人的能力。
荣荣的成长公众号账号: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71457/9122b32024c1ee2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