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脉,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出《素问·骨空论》等篇。“冲”者“道路”也,有四通八达之意,为十二经之所注, 冲脉之生成,得之于父母先天之精而成,赖之于后天水谷之精微而化生,生发于下元生殖之胞中,变先天之精为后天之髓,化后天之精为四肢百骸经络脏腑之用,以生发和充盈气血之精微而维系生命之不息,繁衍子嗣后代而维系人类长存之不衰。是以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经络百骸之海也!
冲脉
的循行及与它经的联系
冲脉实起于脐下胞中。其循行分上、下两大部分:上行部分又分前后(其中前行是冲脉循行的主干部分);下行部分亦分二支(一支前而下,行于大腿内侧;一支后而下,到达足背)。其经气所至则与各经脉相联通,散布周身。
冲脉与其他各经有着广泛的联系。具体说来,冲脉与任、督二脉同出于“胞中”,“一源而三歧,皆络带脉。”(张子和《儒门事亲·证妇人带下赤白错分寒热解》);其脉气所发腧穴在脐之上、下两旁,(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系足少阴肾经穴位;其循行不仅并于少阴,亦隶于阳明,又通于厥阴,及于太阳,“阳维、阴维、阳跷、阴跷为之拥护”(《医学衷中参西录》)。其脉气流经,渗灌阳明,又与其他脏腑经络相互连属。据此而论,冲脉的循行输布当寓于它经之中,这便构成了冲脉在经络系统中的特殊地位。
冲脉除了具有冲要之义外,更包含着冲(搏)动、输布的动力概念。正因为冲脉独具这种使气血周布的动力,才使其脉气遍及上下左右,前后内外,无所不至,才使其成为“诸脉之冲要”,才使其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
冲脉
的生理功能
调节十二经气血
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说明冲脉具备组合诸经的生理作用,并由此而产生了统率和调节十二经气血的功能。当经络脏腑气血有余时,则冲脉能加以涵蓄和贮存;而经络脏腑气血不足时,冲脉又能给予灌注和补充,以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古代医家以“海”字比喻冲脉,在体现统率和调节功能方面来说,无疑是生动而有一定意义的。
主血海
冲脉起于胞中,它具有主宰“血海”的功能。“血海”指什么?在女子当指内生殖器,已属无可非议。血海接受冲脉的调摄,表现在:冲脉隆盛则血海充盈,月经应时而下;冲脉受损则血海败乱,出现月经失调等证。
男子亦有血海,“在男子则冲脉与血室为化精之所”(《医学衷中参西录》),这个“化精之所”在男子当指睾丸、前列腺等生殖器官。冲脉盛则“精气溢泻”而有子,冲脉受恶伤则精衰无子。
主管生殖
冲脉具有促进生殖的功能。《素问·上古天真论》有:“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无子也”的记载。言:“是以女子不育,多责之冲脉。……冲脉无病,未有不生育者。”(《医学衷中参西录》)《灵枢·五音五味》说:“宦者去其宗筋(当指睾丸),伤其冲脉……故须不生。天宦不脱于血,而任冲不盛,宗筋不强,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亦不生。”
宦者阉也,天宦者天阉也,均无生殖能力。系男子后天冲脉损伤或先天冲脉未充,导致生殖机能衰退,副性征缺如等一系列表现。由此可见,冲脉所主宰的生殖功能实质上包括了部分内分泌功能在内。
主肾间动气
“肾间动气”原出于《难经》,亦即先天之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构成和营养人体脏腑、经络的要素。所以《难经·六十六难》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清楚地指出冲脉主肾间动气。
气虚无形,真实反映气的动力作用,惟“脉”耳。《难经·一难》载:“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说明了脉与气之间的密切关系。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气血之要冲,并具冲动、输布之活力,最能体现肾间筑筑动气。
冲脉
病的证候表现
冲脉为病在妇科疾患中比较多见。具体表现如:月经失调,崩漏,倒经,经闭,带下,不孕,漏胎,产后恶露不绝,乳汁减少等。在男子方面的表现主要有:天阉、须不生,疝瘕,奔豚,虚痨失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