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有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三者都可以说是素质教育,以诗书教化,以礼乐自养,人之审美便能『蕴于中而发于外』。而后,到了民国时期,一代巨擘蔡元培于民族危难之际提出『美育教育』,这无疑是当时最振聋发聩的声音,那时的文人学者其实都清晰: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关乎这个国家的未来。时过百年的当下,审美的缺失,已成为一种病态。从此来讲,审美,应是一种素养。
审美,是一种素养把审美当作一种素养的人,则不会让世间尘芥妨碍整个生命的和谐,正如古体诗人推敲字句。而无审美意识的人,则以为世间兴味大抵相当,便觉生活索然无味。『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是宋代禅师的审美心境,于俗子而言,这光景不过是年复一年的更迭罢了。此正应了先人所说:『哀莫大于心死』。毫厘之差,微妙之分,一切美的照耀,都是来自心灵微亮的素养。
审美,是一种素养素养和性情常常相关,明人陆绍珩一语道破此中意蕴:『瓶中插花,盆中养石,虽是寻常供具,实关幽人性情。若非得趣,个中布置,何能生致!』瓶花有致,拳石玲珑,审美的目的不止于对物象的迷恋,对文人而言,更是『格物致知』的至高追求,所谓『深人见于物者也深,浅人见于物者也浅。』文房器物在别人看来,只是日用之器,而于士君子看来,却是移情于物,师法古贤的至善精器,并成为文人清客一生的良友。
审美,是一种素养中国多数文人好游名山大川。遣兴之余,可吸纳山水壮丽之气与幽深玄妙之趣。其实这种『气』和『趣』,除了自然天成之外,在一般的人生世相中也可得到,但对于寄情山水幽野之美,足可为之执著颠倒。张潮于《幽梦影》中说:『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著;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天地有大美,万物有成理,只要有一双审美的眼睛,或可见四野诗情,万物并生,此为具备审美取向之终极所获。
审美,是一种素养『草色花香,游人赏其真趣;桃开梅谢,达士悟其无常。』审美所至,让人生获得某种顿悟,『暗香浮动』, 从一草一木之中折现生机和人情,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宽度和广度。
审美,是一种素养美学家朱光潜说:『天生的是姿禀,造作的是修养;姿禀是潜能,是种子;修养使潜能实现,使种子发芽成树,开花结实。』资禀非人力可为,但素养却可以在调整中改变,愿你得此心念,让审美之花摇曳多姿。
审美,是一种素养 审美,是一种素养文中插图为: 韩沛池花鸟画作品 韩孟开陶器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