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终月末,朋友圈总会有这么一种格式的状态:XXX年/月,请对我好一点。无一例外都是年轻人,有着专属于年轻人的天真,天真到简直有些可爱了。
但是这个世界真的对他们更好一些了吗,很遗憾,没有。
新闻里年少成名光鲜亮丽的生活是常态,那些人的生活就是你脑海中的电视剧,而自己永远在吊车尾;想和人倾诉却没人把真正的注意力给你,说些不痛不痒的安慰你也不怪他们敷衍,因为你明明白白知道他们尽力了,很难做到更多了;想要努力获得好的生活,这世界用对于你来说有些过于新奇复杂的规则网有条不紊的运转,好像这一瞬间你才觉得,实实在在的在这生活那么多年的人不是自己,而是凭空坐着太空飞船过来观光的外星人,每一样东西都不得要领,他们和你从小听到大的教诲,没有半点关系。
所谓平行世界,大抵不过如此。
想建立生活圈子,但所有的人好像有太忙了,每个人都在埋头赶路。即使有人犯错,旁人也只会冷漠的计算:骂人的这半盏功夫都是浪费效率。无头苍蝇不足以形容这时候的你,因为即便没人在乎,你的感受也是会比苍蝇痛苦许多的。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抱团“自嘲”来抵抗这个有些可怕的世界,辛酸大笑是这个仪式的密码,当找到了暂时的当下和平,甚至不能说他们像孩子一样无助,孩子在某些事情上的勇气要远远多过于他们,他们更像是被强心打断成长的种子,没了向上的力气,也没了保护他们的土壤。而外人呢?他们在批评他们,矫情做作,反智巨婴......然而也只有批评而已。人类的内心可以坚强如斯,也可以脆弱如斯,只有无尽的职责没有教育和希望,他们也只能自顾自的抱着蜗牛壳一样的东西蜷缩在角落,这世界那么精彩,可是永远不是他们的。
时代的改变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措手不及,而且从没有停止,经历阵痛毋论年轻不年轻,但年轻人因为太没“心机”,情绪和行为无处隐藏,所以不得不充当时代的镜像。旁观者对此颇有一种“国将亡矣”的惋惜和悲痛,但不论被承认与否,这个世界终将属于年轻人,话语权的接棒不会被任何因素阻挡,等到他们定义了这个世界,强者的天平又会向他们倾斜。
然而那个世界会是怎样的呢?
年轻人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单一且狭窄,只要凭借个人喜好生活,喜欢的好像全可以实现,不喜欢的可以拒绝接收。这种看似“无限”的自由偏偏成为最限制他们可能性的桎梏,差不多的喜好,差不多的审美,差不多的标准,差不多的未来。对美好的想象力在这种单一中枯萎,通向重点的道路太单一,那些注定挤不上独木桥的人,出路在哪里?所有人都毫无“距离”,但每个心灵又都是孤岛。这样的异口同声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集体失语。
我也只是一个年轻人。年轻不只是意味着青春美貌和放肆,更是无限的可能,不论什么困境,年轻就是要奋力向上,全都是指责,没人拉你一把也好、迷雾重重看不清前路也好,只要不缩起来,就算是被折断的种子,也有可能会被小鸟拾起,在另一个地方扎根,没有本该有的保护,却拥有无限的自由。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