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向这些孩子伟大的母亲们致敬 !
我非孤独开营启动会现场
我非孤独:专门招收出生时是健康的, 慢慢长大后, 经医院检查为【组织正常, 功能缺失】的3-5岁健康孩子, 不论社会或医院给孩子下了什么定义。
被父母加倍照顾的这些孩子们, 有的不会(愿)说话、理解有限、交流能力不足; 有的身体笨拙、胆小怕生而特别不爱(敢)动; 有的则是横冲直撞、大喊大叫、一刻都停不下来。
孩子们除了面对父母莫名 (孩子不理解而觉得莫名其妙)的斥责时会心生恐惧或愤怒之外, 自身并不觉得有什么辛苦, 然而, 这些孩子的父母则完全不同。
这些认认真真地爱孩子, 为孩子努力付出后却不知道孩子怎么会突然 (其实是不懂观察生命成长规律) 变成发展不足,更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孩子成长的无依无靠的父母们, 想到将来孩子要面对的种种压力或社会对父母的不理解而可能给予的指责, 深感困惑、焦虑、恐惧、身心俱疲。
然而, 三天时间, 这些母亲们展现出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坚韧耐力和快速的学习力。
第一天
上课第一天, 孩子们的行为告诉我他是怎么长大的。严厉的管教, 禁止孩子做出生命本能的各种行为, 例如吃手、爬行、奔跑、扔东西、对各种物品(质)的探索...等,太多的限制与保护, 不准孩子嬉闹、跑跳, 甚至吓虎孩子来禁止孩子做出各种成长需求的动作。对孩子观察不细致, 一昧地温柔地强迫孩子做出超出身体所能的事...。
当测评师开始主导课程流程时, 孩子的母亲们用了双倍的专注力, 一边警觉地照看孩子, 一边将测评师给的建议现学现用, 耐心试验, 专心观察。
一个上午的时间, 多数的母亲已经进入爱与尊重的引导模式。凡事以身作则, 温柔对待, 尊重孩子当下所表现的生命状态, 配合地满足此阶段的生命需求, 即使过程中需要非常忍耐。
下午, 母亲们继续上午的方式, 卖力演出, 每一个孩子都陶醉地笑了。并且, 孩子们陆陆续续出现了自我弥补行为, 从口腔敏感期开始(正常出现在三到五个月大时, 满足后能奠定正确发音能力, 避免挑食偏食的习惯)。
第二天
第二天, 能够准时上课,对孩子、对母亲都是考验。因为前一天的足量针对性训练调动了许多不常动用的身体部位, 大家应该都累的。没想到, 只有一人迟到, 其余都精神奕奕地准时到课。这是全面感觉统合启动的现象, 身体因为感觉通路的建立, 能量可以均匀运行全身, 会越练越舒畅。
一天课下来, 孩子冲动的蛮力减缓, 耐力增强。母亲们的面容开始舒展, 引导技巧提高, 连那个触觉敏感、什么都不敢尝试, 导致训练量不足的孩子, 二天下来都起了明显变化:孩子的话变多了! 爱发问了!这给足他的母亲继续用心坚持的动力。
第三天
第三天早上,孩子们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只会啊啊叫的孩子开始学说话, 对着老师说“拿”、“帮” 来表示要玩具, 并且能够遵守完成训练任务的约定。
经常兴奋大叫、口齿不清的孩子开始安静下来, 对妈妈清楚地说“很开心”、“骑上肩膀”、“别压我”。 妈妈生气时, 会对妈妈说: “你坐一会儿”。
通路和能量极为不足、感统年龄不到一岁的孩子开始笑容增多、叫声响亮, 并且学会在触觉球上双脚跳(正常二岁孩子会双脚跳)。
原本对外界一概不理的孩子开始走进人群, 主动靠近每个老师并且开心地赖在老师身上, 还乐呵呵地跟老师玩起抛接球的游戏。
孩子们! 放心地玩(训练)吧! 专心地吃! 安心地睡! 一觉醒来, 你就又长大了不少。这个暑假过后, 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好用多了, 生活变得好有趣。
这几天看着孩子们的变化, 让我想起一首台湾摇篮曲的歌词:婴儿囡囡睏, 一眠大一寸。
孩子们真的长得很快!
上午身体反应还留有新生儿反射动作(正常在出生后三到五个月会消退, 未消退表示脑功能尚未成熟), 下午就出现了投掷敏感期(正常出现在五到六个月大时, 满足后能奠定未来轻松握笔写字的能力, 动手能力细致精准);
第一天一摇晃就全身无力, 痛苦闭眼(属于重力感不足, 如未及时改善, 长大后会极自我而幼稚, 言行举止不知轻重, 容易一事无成),
第二天就能自己抓住绳索晃荡五六下, 掉到垫上时还开心地笑出来(弥补了深层的触觉系统, 感觉舒畅)。
孩子啊! 你让我知道: 在生命面前, 所有的成人意识都是自作聪明, 所有的强行操控都将徒劳无功, 只有爱与尊重才能成为生命成长茁壮的终生伴侣。
在爱与尊重下, 满足生命成长需求(足量针对性感统训练), 生命得以发展出独立自主的能力, 不夸张、不畏惧, 客观、开朗, 积极、勇敢。在爱与尊重下, 没有孤独退缩的灵魂, 也不会有狂暴愤怒的伤痕。
愿天下父母都具备爱人爱己的智慧和勇气, 让我们一起努力改善自己的感统状态, 更轻松地生活与工作, 并让自己成为孩子的良好环境因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