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有意思
中华简史(2)-春秋战国至秦

中华简史(2)-春秋战国至秦

作者: 名字确实不好取 | 来源:发表于2020-04-11 08:47 被阅读0次

【东周及春秋战国】

【东周:公元前770年 - 公元前256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 - 公元前476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

周平王东迁后,周朝的国力再也无法约束各诸侯国,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此时百国并立,进入了以兼并和争霸为主题的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叫春秋这个名称呢?是因为鲁国史官撰写的《春秋》记录历史的年代与客观历史阶段相符,于是大家就把这一段时期称为春秋。

春秋时期先后有五位国君成为诸侯公认的盟主,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这就是所谓的春秋五霸。至公元前476年,也就是周敬王四十四年,各诸侯国的兼并已达到顶峰,小诸侯国基本已不复存在,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也就以此为终点。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二十四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之,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次。

经过春秋时期的兼并,战国初期有齐、楚、晋、越四国实力最强,还有十几个小国。后来越国因为战争和内乱逐渐衰弱,晋国则被其士大夫赵氏、韩氏、魏氏三家瓜分,燕国和秦国慢慢崛起,于是在战国中期形成了以秦、楚、齐、燕、赵、魏、韩为战国七雄的格局。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秦国最终统一了天下。值得一提的是,东周在公元前256年就被秦灭国,而秦国统一天下是在公元前221年,此时才算作战国时期结束。

【秦朝:公元前221年 - 公元前207年】

秦朝的统一,结束了自春秋战国500多年以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此之前,“中国”只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而秦朝则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秦朝国祚虽短,却统一了钱币、文字、衡量尺度、土地、行政等一系列制度或标准,对中华文化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始皇死后,他的儿子胡亥即位,是为二世皇帝。

秦二世奢侈残暴,人民水深火热,最终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各路人马纷纷响应,于是中国又乱了起来。

后来经过角逐,只剩下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争夺天下,这段历史大家应该耳熟能详。“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暗度陈仓”、“霸王别姬”、“鸿门宴”等故事均出自这段时期。而最终刘邦在公元前202年称帝,建立汉朝。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左传》《史记》《资治通鉴》里的中国历史,请同步关注公众号:历史沉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华简史(2)-春秋战国至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ic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