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粤港澳青年作家创作学会
没药读論語|「人焉瘦哉」知人3步法,只能用于看Ta吗?(为政2.

没药读論語|「人焉瘦哉」知人3步法,只能用于看Ta吗?(为政2.

作者: Miss没药 | 来源:发表于2019-04-17 22:25 被阅读13次
Miss.没药之《论语》精读

2019年4月17日 「論語新解」精读

大家好,我是Miss.没药。
欢迎来到【没药读論語】,一起学习文化经典。

今日所读

为政篇第二 (十)


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白话试译

先生说:“要观察他因何去做这一事,再观察他如何般去做,再观察他做此事时心情如何,安与不安。如此般观察,那人再向何处藏匿呀!那人再向何处藏匿呀!”

注释

所以:以,因义。因何而为此事,此指其行为之动机与居心言。或说:以,为也。视其所为,可以知其人。

所由:由,经由义。同一事,取径不同,或喜捷径,或冒险路,或由平坦大道。此指其行为之趋向与心术言。

所安:安,安定安乐义。勉强为之,则不安不乐,易生改变。或则乐此不疲,安固无变。此指其行为之意态与情趣言。

视、观、察:此三字有浅深之次序。视从—节看,观从大体看,察从细微处看。

人焉瘦哉:瘦,藏匿义。由上述看人法,其人将无可藏匿。重言之,所以断言其无可藏匿。终,指丧礼言。死者去不复返,抑且益去益远。若送死之礼有所不尽,将无可追悔,故当慎。

钱穆先生解读

此章孔子教人以观人之法,必如此多方观察,其人之人格与心地,将无遁形。然学者亦可以此自省,使已之为人,如受透视,亦不至于自欺。否则让自己藏匿了自己,又何以观于人?
或说,观人必就其易见者,若每事必观其意之所从来,将至于逆诈臆不信,诛心之论,不可必矣。然此章乃由迹以观心,由事以窥意,未有观人而可以略其心意于不论者,学者其细阐之。


没药理解

1. 视、观、察:三者皆为看,各不相同。

视,瞻也。(《说文》)。瞻字有“目”,可见,视多用眼睛看。通过眼睛观察一个人做事的缘由与出发点。此时了解的,是他人的部分。

观,谛视也。(《说文》)。谛,仔细的意思。谛视,仔细观察,比视多了细致。观又分为眼观和心观,此时已不停留在表面的了解与判断,看的是他人的大体。孔子认为,这还不够。毕竟,动机与行为都是可以掩饰的。

察,复审也。(《说文》)。复,多次,反复之意。反反复复的审查,以达到纤微皆审谓之察。(贾谊《道术》)。细微之处,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

如此循序渐进地看一个人,才能做到真正的知人。

2. 以、由、安:看的方法不同,看的内容也不同。

以,用也。用,可施行也。(《说文》)施行,按照某种方式去做。每个人的行为都有一条可寻的“根”。观察做事的起因,就像寻“根”。起点对了,事情的方向也不会太偏,由此,可大致看出一个人的善与恶。

由,经由。做事的方式:捷径、冒险、众人所趋之道,独守坚持之路等。人有了动机,便想着去实现。如何实现,就是我们的由。踏踏实实还是投机取巧,安稳顺遂还是另辟蹊径,每种行为方式下,都隐藏着看不见的“心”。其实,到这里,已经可以做到大体地了解一个人的为人了。但是孔子认为,还有更重要的。

安,静也。(《说文》)心若安,则神凝意静。安,细微到神色、体态、言语、甚至是散发出的气质与气场,是伴随着一个人无形的东西。动机可以伪装,行为可以短暂地掩饰,唯有安,是长久修行的结果,也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

由此,方可看人识人知人。


没药感悟

知人3步法,自省好方法

提及此则,多数解释是:这是孔子在告诉我们,如何快速地看透他人。我们却忘了,人唯有先了解自己,才能了解他人。

“自省”,是个可以说到,很难做到的事。除却“吾日三省吾身”外,此三步,也是一个好方法。做一件事,先视自己的动机,回观自己的想法,可取吗?倘若不妥,要从根源及时停止。其次,观自己的行为。有了动机与方向,我们自然想要去实现,达成的方法一定不只一个。我们所走的路是正确的吗?是否已经偏离了本心?还是太过心急,一味追求目的?最后一点,观安。很难一蹴而就。细微之处的展现,往往是不觉意的,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其实,当自己的“以”正了,“由”对了,不断修行自省,心自然就能“安”了。

回归自身。2016,我开始在简书平台写文字,没多久就忘记了自己还有简书。2017年,大张旗鼓,我决定重新撸起袖子加油写,还是以中断告终。如今已是第N次开始,反反复复,始终没有着落。这次能走多远,我也不知。直到最近有幸认识一位已算是成功的简书人,才自觉自己一直都是急于求成,甚至动机就不对。

自己在做这件事情时,过于追求阅读量,短期内看不见成果,就没了坚持下去的心。把动机放在了外物之上,不是因为纯粹的喜欢而喜欢,想做而想做,所以才会接连不断地落入半途而废的窘境。

况且,之前的文章大多是“随笔”,并非静下心来,花时间慢慢磨出的结果,也并不能写出真的让自己和他人阅读起来,能有收获的文字。谁又愿意花时间看自己这无语的宣泄呢?

可见,自己的“以”和“思”都偏了,又如何能做到因这件事,而获得的“安”啊。


以上拙见,不足之处还请见谅。

更愿听大家的评论与分享,共勉。

》更多 【没药读論語】,请点击

@本文素材来源于钱穆先生《论语新解》与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没药读論語|「人焉瘦哉」知人3步法,只能用于看Ta吗?(为政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uo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