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粤港澳青年作家创作学会读书中国传统文化
『久而敬之』| 都说“别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那做呢?(公

『久而敬之』| 都说“别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那做呢?(公

作者: Miss没药 | 来源:发表于2019-04-23 18:37 被阅读24次
Miss.没药之《论语精读》

大家好,我是Miss.没药。
欢迎来到【没药读論語】,一起学习文化经典。


前言

当下有关社交的书籍与文章铺天盖地,如何与人相处是我们始终在意的话题。只是阅读几篇文,学几个招式,就能交友了吗?

面对初识之人或不熟之人,我们皆易做到礼之敬。相恋的两人,度过“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甜蜜期,必然进入磨合期;父母,对我们百般包容,作为孩子,也会有些“仗势”。时间久了,陌人变熟人,熟人变亲人,那份敬,要如何维持呢?


正文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晏平仲善于与人相交,他和人处久了,仍能对那人敬意不衰。”

相处久了还能敬意不衰,可见此人的厉害。

在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中:
“敬之”有两解:

一,人敬晏子。故一本作久而人敬之,谓是善交之验。然人敬晏子,当因晏子之贤,不当谓因晏子之善交。

首先,是别人对自身的敬。

初识,大家相交中都多留几分客气,为了给对方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待人皆有“礼”。一个人在此阶段能被人所尊敬、尊重,那多为擅交之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像水,久了会穿石;更像风,会吹散掩在身上的沙,最终只剩下,“我”。

仍有一种人,像佳酿,像璞玉,经得起时光的沉淀、雕琢,愈久愈耐人寻味。究竟是为何?

按先生解读,当因“贤”。贤,多才也。(《说文》) 此处有疑惑。查阅:《说文》有多解,一解为可通“财”,多财之意,放在此处理解不妥;一解,“多才多能”,较为合适。

如此看来,品格与内在才是支撑起一个人的力量。很多社交的小技巧也许能帮助我们快速熟络,或走得广,但这种形式的与人之交,意义究竟是怎样,况且,能支撑多久。终有一日,技巧会过时,那时,若内功不深厚,又如何走得深远?

以此谨记,不可舍本逐末。

二,晏子敬人。交友久则敬意衰,晏子于人,虽久而敬爱如新。此孔子称道晏子之德。

其次,是自己对他人的敬。

回想自身,有没有因为熟络,和友人开过分的玩笑,造成尴尬自己却一无所知?又要提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已是老生常谈了,虽无新意,但理在其中。

对越亲近的人,我们越容易暴露内心的刺、言语的刺、面容的刺、态度的刺,久敬又从何而来。

先生解读,因“德”。德,升也。 德,境界因善行而升华。(《说文》)。

怎么说呢?其实在最亲近的人面前,我们才敢暴露自己的坏脾气,因为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离开自己。但重要的,不是说我们要变成一个永远没有脾气的人,而是请记住,不离开的背后,是一份沉甸甸的爱。

我们也许还会有小脾气,但是也要学会包容对方的小脾气。我们还是会暴露自己的刺,但是也要乐意接纳对方的刺,甚至,我们会为对方,为自己不断磨炼。在这个与之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才不会因为外物而隔阂,因为有爱,有一颗向德的心,才有那样子多的“心甘情愿”。

修行之路,必有不易。德是一个因善行而升华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因此,请不要因为一次的错行就始终谴责自己,而是要往前看,如何积德,积善,如何更好地敬人,爱人,只有这样,对方才能长久地敬你,爱你。

共勉。

2019.4.23.


「論語新解」延伸
公冶长篇第五(十六)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晏平仲:春秋齐大夫,名婴。
交:交友。
敬之:此之字有两解:一,人敬晏子。故一本作久而人敬之,谓是善交之验。然人敬晏子,当因晏子之贤,不当谓因晏子之善交。一、指晏子敬人。交友久则敬意衰,晏子于人,虽久而敬爱如新。此孔子称道晏子之德。孔门论人,常重其德之内蕴,尤过于其功效之外见。如前子产章可见。今从第二解。

白话试译
先生说:“晏平仲善于与人相交,他和人处久了,仍能对那人敬意不衰。”


以上拙见,不足之处还请见谅。

更愿听大家的意见与分享,共勉。

》更多【没药读論語】,请点击

@本文素材来源于钱穆先生《论语新解》与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久而敬之』| 都说“别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那做呢?(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av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