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简友广场想法
读书笔记之七——读《教育是慢的艺术》

读书笔记之七——读《教育是慢的艺术》

作者: 许生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8-13 21:54 被阅读15次
    读书笔记之七——读《教育是慢的艺术》

          张老师在演讲中说到了一个例子:有一个老师是县一中的,她说有些班主任采取非常原始的方式管理学生:迟到罚款;不交作业,罚款。这个老师感慨的不是罚款,而是罚款的班级成绩明显高于其他班级。你说怎么办?不是我们不知道正道在哪里,而是走正道更难。

          看到这段话,又让我想起了原来举的那个教育捡垃圾的孩子的例子。通过野蛮的惩罚,短期内效果肯定好,但这会让孩子留下永久的心灵创伤,而这些创伤有可能让孩子痛苦一辈子,甚至会影响到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坏的是有可能造成扭曲影响到下一代,这就是恶莫大焉。所以作为一个真正的明白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应该看到教育的远景,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揠苗助长,更不能舍本逐末,哪怕每天只有一点点进步,我们也要选择走正道。一句话,关键还是对人的关爱,对生命的热爱。不能让“学校表面上是学校,但可能更是监狱,是医院”。

        张老师说:越是健康的社会,人可能越“幼稚”;越是竞争激烈的社会,人越早熟,越会察言观色,阳奉阴违,越会使小计谋。

        从电视到电影,都有不少童星冒出来,看到他们被金钱和名利包围着,这些极大地刺激了短视的大人,他们不仅在为孩子创造成名成星的梦想,还残酷地压迫小孩学这学那。现在,为孩子竞选“某某小明星小童星”拉票的微信平台充斥着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朋友圈,大人的也不少。这些都是在大众的浮躁心理上加了一把柴,把这浮躁烧得更远离地面了,成了浮在半空的暗云而不自知。这样的环境下,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越来越多,没有感觉到吗?

        张老师在演讲中提到:黄克剑老师说得有道理,有些东西是别人给你的,拿走就没有了,有些是自己的,是别人拿不走的。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老生常谈的故事。是说有两个读书人过河,船翻了,上岸之后,一个读书人赶忙把湿了的书拿出来晒,而另一个读书人躺在河岸上,晒自己的肚皮,人家问他干嘛,他说他也在晒书。他把书都念到肚子里了,所以别人是拿不走的,也湿不掉。黄克剑老师的这句话是说,人不要过于注重身外之物,要加强自身修养,荣誉称号奖励之类的东西都是外在的,是对过去的肯定,不能代表未来的任何一点,只有自己的学识与修养以及它们反映在自己身上的气质,是别人无法剥夺的。人,要为自己活,就要丰富自己的内心,善于解剖自己反思过去,才能成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张老师说:现在教师要写文章,真的要下两个功夫。首先,要多读一点书。…第二,要硬写。先把自己放低一点,下一点苦功夫、笨功夫。张老师还说:作为一个教师,一个读书人,你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实际上是对自己价值的一种回馈。

        我感觉张老师的话是对教师极低的要求,也是非常衷心的希望。终身学习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我们以后的一代代人的使命,这也是一个美好的宿命。现在什么都在发展,用日新月异这个词概括最恰当了。你不学习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所以读书是毫无疑问的选择,不学习就要落后。每当看到朋友在文章或朋友圈里说,三天没读书感觉浑身难受,就由衷地钦佩。书读进去了自然就想写点什么,读书与写作的关系就像你拿着笔总想拿它在纸上画点什么一样。写作确实能比较清楚地理顺自己的思路,让思想沉淀思维更清晰,同时也是对自己阶段认识的一个记录,过了若干时间以后再看,就会对自己的成长理出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这也算是活得明白点吧。

        张老师说:我从村里的情况看,一些人年轻时很坏,结婚后,有孩子后,就不坏了——他是承担责任的人,到哪里去坏?

        这个说法挺有意思。姐夫家里有一个小子,年方二十有七,每个工作都干不长,多则一年,少则几天,即使工作期间,也常常是晚上不知道几点睡,早上不知道几点起。姐姐姐夫像伺候小孩子那样,晚上十二点后,看到他还在玩,就叮嘱他早点睡别再玩了,早上从他们起来到孩子上班时间,要喊几次,生怕他睡过了头,耽误了上班时间。不说他们,就是每次说这情况给我听的时候,我都很恼火。姐姐私下里和我说,他们现在巴不得孩子谈个朋友,早点结婚,然后就让他自己过自己的去。姐姐的这种想法,可能就与张老师说的有些相同,结了婚以后你有老婆要养活,有孩子要养活,那就要承担责任了,看你还怎么不认真工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个给点责任的做法,我们可以把它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譬如说,有些小孩子比较调皮,不太喜欢遵守纪律,那就可以给一个小组长让他当,因为当了组长就要在某些方面做一点表率,责任永远与权利是对等的,明白了这一点,他就会自然而然地约束自己的某些出格行为,慢慢地就会变成守纪律的孩子。

        张老师说:我们千万不能把新课程、“生命化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方法:鼓励,帮助,无原则地赞美。有时也需要棒喝、甚至比较严厉的方法。要针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法。现在最大的困难是没有从容的时间来做细致的工作。评价尺度没有办法对你的努力做出正确的评价。

        生命的成长需要和风细雨式的鼓励,但生命里也会遇到十字路口,前路未知,偶尔犯错在所难免,棒喝甚至更严厉的方法是对进入误区的最有力的阻止。古人说“沉疴需要猛药”就是这个道理。教育是慢的艺术,孩子的发展有一个过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复,现在的很多评价体系是顾不到这个的,量化的打分会看不出教育者的努力,这对处在这种体制下的老师很不公,有时候在特定的环境下,有可能是不小的伤害。所以改革评价体系或者让评价体系在教育中的百分比不那么重,可能还是个实在一些的话题,但愿若干年后,它不再是个话题。张老师说“用你的力量去做你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你努力去做,做多少算多少”,这句话让我看了直想哭,为老师,为自己。

        正如蔡拥军老师说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慢得有时候让我们看不到希望”。

        教育有的时候就是要等一等,可现在的教育现状是,等不得,没有时间等,没有空间等,没有等的氛围,因为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切都走得太快,快得连灵魂也赶不上了,有些人走着走着,把灵魂也走丢了。出轨酗酒吸毒的明星们,不是给了我们很多这方面的例子吗?那些抄袭别人论文复制别人文章的硕士博士甚至教授作家们,不就是丢失了灵魂的一群吗?

        对教育,还有很多其实不需要说的废话想说,还是不说了,休息一会儿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之七——读《教育是慢的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xb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