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籍:《学会提问》
图片来自网络你会不会常常遇到这样的困惑:有人向你兜售某种观点,你明明感觉不太对劲,却找不到任何破绽,结论合理、理由充分,只能被他们看似完美无缺的论证说得心服口服?
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招,通过寻找潜在的“价值观假设”摸清他们的暗藏把戏。
一、价值观
当我们在提出观点、做出决策时,大脑中思考的也许是各种利弊权衡,但其实价值观总在更为隐蔽的地方像一双无形的大手一样时刻左右着我们的思想与行为。
在《学会提问》这本书中,价值观被定义为:
人们认为较有价值的那些观点。
人们总会不自主地为各种抽象观念分配不同的权重,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比如下这面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根据权重的大小列出一个不等式:自由>爱情>生命。如果你赞同这样的观点,那么这就属于你的价值观,并会在特定情形下影响你对生命、爱情与自由的选择和行为。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二、价值观假设
很多时候由于价值观在每个人的脑海中过于内隐,以至于在他们表达观点时并不会明说出来。如果不能敏锐的发现这些存在于论证过程中的价值观假设,我们会很容易被带入到他人的逻辑中。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去年我决定要辞职考研,一位朋友过来劝我。他说我读完研出来都28岁了,心理学专业工作并不好找,还面临着买房、结婚、生子、照顾父母的各种压力,这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这确实是一些很现实的因素,但不知为何这些理由始终不能完全说服我,直到后来我发现了他隐含的价值观假设。我意识到他的论证是建立在“安稳的过一辈子更重要”这一价值观基础上的,而我却认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更重要。正应为我们在这件事情上的价值观取向不同,才有了最终相左的结论。
三、价值观倾向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情况我们只能说不同人的“价值观取向”或“价值观倾向”不同,因为大多数价值观其实是众多人共有的,比如诚实、合作、平等。之所以在某个特定情形下做出的决策不同,那是因为我们产生了不同的偏向。
书中还提到价值观倾向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论题的具体条件发生改变,我们很可能会采取完全不一样的态度。
这让我联想到了“亚洲疾病问题”,见下图。在这两个假设的问题情境中,改变的仅仅只是文字的描述方式,人们倾向做出的选择却截然相反,这是“风险规避”与“风险寻求”两种价值观之间的博弈。
亚洲疾病问题四、找出价值观假设的线索
既然价值观假设对于我们评价结论有如此之大的影响,那么究竟如何找出隐含的价值观假设呢?书中给出了5类线索:
- 调查作者的背景
- 问一下“为什么作者的立场产生的结果对他而言显得那么重要”
- 寻找类似的社会辩论,看看同类的价值观假设
- 采取与作者相反的立场,看哪些价值观对这一相反立场显得非常重要
- 找一找常见的价值观冲突,如个体责任和集体责任
通过这些线索,我们就能够很好的去找到那些作者或者演讲者他们没有言明的价值观假设,从而能够更好地去判断理由和结论之间的逻辑是否合理。
当然了,如果是我们自己写作的话,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我们的推理论证过程,也应该尽可能的揭示出我们自认为的理所当然的价值观假设。
好啦,小妙招就分享到这里了。下一次当我们再遇到那些看似不可攻破的论证时一定要记得检查一下它们的隐含的价值观假设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