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周,虽然很累,但我爱上了写作,今天依然如此。不知从何处飞进来一只不知趣的蚊子,也来为我助兴,一直盈盈嗡嗡飞在耳旁,也好,陪你熬熬夜,熬到你精疲力尽,油尽灯枯,省的瞌睡靠吸烟来提神,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顺便还能改改我的存稿,何乐而不为呢?
改完存稿,看看文友的杰作,回复简友的来信,这成为我日常生活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一简友提示我应该申请创作者徽章,关于这个徽章,其实已经申请过一次,但由于发布的文章里有几首创作的诗歌,800字以上的文章比例不是太高,所以被委婉地拒之门外。虽然不知道这个徽章有何作用,但又想,来简书开始创作也好歹一月有余,总不能一直带个会员标识吧,试试吧!没过几分钟,看到消息,有点小激动,我也是简书带刀侍卫啦!我想,这枚徽章带给我的不仅是鼓励,更是一种鞭策,一种热爱文字的初心。
回想这些天的创作历程,我收获了很多。
在这里,我收获到了对文字的热爱。以前我很少动笔,看到别人写得好文,心里总有一种冲动,但提起笔来,最多超不过三句话,当时的激动心情也随之灰飞烟灭。有一次,看《读者》,有一篇文章的作者居然是一名小有名气的演员,那篇文章写了自己当演员以来的艰辛历程和感悟,我想,我的经历何尝不是如此曲折,什么时候,也能在杂志书上看到自己的文章呢?于是,我用了一天时间构思,决定从自己最亲最近的人下手,三个小时完成了自己在简书的第一篇文章《点点星光,便是父爱》,当时那个码字,痛到脱胎换骨,别人用一步走完的路,我硬是走出了五六步,最终写了一千一百多字。再后来,写母亲写女儿,写完之后,觉得我的空洞的脑子里里再没有可写的文章。看看简友们处处妙笔生花,处处惊鸿,除了羡慕,明显感觉自己输入不足,词穷句匮,视野仄闭,于是给自己制定了读书计划。我不再满足于读读那些碎片化的文章,宗璞的《南渡记》,黎明的《中国人为什么那么愚蠢》,沈石溪的《鸟奴》,余华的《活着》,《鲁滨逊漂流记》,《尼尔斯骑鹅记》这些书开始搬上我的书桌,只要有时间,手里总会有一本书在手,只要有好句子好词语我都会飞速记到我的读书笔记中。通过读书,我能看懂简友文中一两句话概括一本书的故事,通过读书,我也能迅速抓住创作者的文章脉络,写作话题不再局限于自己的亲人,现在,写千八百字随笔,我已经游刃有余,不在是望洋兴叹。
在这里我收获到了文友的鼓励。我与简书的文友未曾谋面,不知籍贯,不知性别,但通过拜读他们的文章,我欣赏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宽阔视野。不管写得好与坏,他们总是乐不疲此地给予我鼓励和关怀,有时候简信我改正错字,有时候提示我修改标点符号,有时候从文中挑出最精彩的一部分加以褒奖,是他们让我知道了对文字的喜爱和敬畏。
在这里我收获了对生活的热情。通过读书,创作,让我感受到平实的文字原来这么有力量,我把文章读给母亲听,母亲是听着听着,竟留下了眼泪,爱上写作之后,我对身边的这个社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通过换位思考,我不再抱怨任何事情,变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我把文章分享给学生学生看,让学生也尝试着写一写,把写作的种子播到简书这片沃土中,书写他们自己的故事和梦想。
小幸福,源于对生活的热爱,源于对钟爱的事情有所坚持,感谢简书,感谢简友,我们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