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云居轩免审核专题首页大陆文汇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作者: 业余养花 | 来源:发表于2023-04-16 10:42 被阅读0次

此典句出自〔宋代〕志南《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

把小船停放拴在岸边的古木树荫下;拄着拐杖走过桥的东边恣意观赏这春光。

杏花时节的蒙蒙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吹拂着脸庞的微风已感觉不到寒意,嫩绿的柳条随风舞动,格外轻飏。

注释:

系(xì):拴,联接。短篷:小船。篷,船帆,船的代称。

杖藜:“藜杖”的倒文。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称杨柳风。

赏析:

这首诗记述了作者一次游览的过程,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春风的柔和温暖,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第一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意思说:我在一棵老树荫下拴住小船。它告诉我们,作者是乘船出来春游的。而且这个地方有树有水,是个好去处。古木成荫,又乘带篷的船,暗示了春来天暖,并会有风雨。

第二句“杖藜扶我过桥东”,实际是说“我拄藜杖”过桥东。说藜杖扶着我,将杖拟人化,突出了藜杖的作用及我同藜杖间的感情。这句写作者下了船,又拄杖步行,表明作者虽然年纪老了,但游兴很浓。其实在乘船途中,他已经在欣赏春天美景了,现在又徒步游赏,可见春天景色的迷人。

上两句主要写春游经过,于春游兴致中初步透露出春光的美好,那么春光到底怎样美好呢?作者在后面进行了具体描述。

眼前是杏花盛开,细雨绵绵,杨柳婀娜,微风拂面。诗人不从正面写花草树木,而是把春雨春风与杏花、杨柳结合,展示神态,重点放在“欲湿”、“不寒”二词上。“欲湿”,表现了濛濛细雨似有若无的情景,又暗表细雨滋润了云蒸霞蔚般的杏花,花显得更加娇妍红晕。“不寒”二字,点出季节,说春风扑面,带有丝丝暖意,风吹缀下的细长柳条的轻盈多姿场面,越发表现出春的宜人。这样表达,使整个画面色彩缤纷,充满着蓬勃生气。

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

这首诗写春天美景和自己春游的喜悦心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表现了作者体察的细腻和笔下的功夫,为读者展现出春天无限美好的世界。

相关文章

  • 古木阴中系短蓬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 杨柳风。

  • 涂鸦 1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每日诗词丨古木阴中系短篷

    《古木阴中系短篷》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 我在高大...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出自宋代志南的绝句,《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赏析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赏析 这首诗记...

  • 绝句——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偶得集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绝怜高处多风雨, 莫到琼楼最上层。

  • 绝句【志南和尚】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杖藜扶我过桥东。

    宋·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杖藜扶我过桥东”很有意境的老人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mn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