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我们的以为产品老师写的周报,对他的观点深深的认同。
1、需要
需求的真伪,价值的评估。我们要提供家长和学员确实需要、符合预期或超预期的产品,而不是哗众取宠、故弄玄虚的“炫技
2、喜欢
之前听到的最多的是“孩子不反感”,考虑的出发点是学习是逆人性的。但如果能做到孩子喜欢的学习方式,为什么不去努力呢
3、尊重
特别不喜欢“把用户当作傻瓜”这句话,应用在儿童用户,是不奏效的。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要贴合用户的认知行为和操作习惯,设计清晰的流程和反馈,而不是把将一切为成人用户设计的内容、图形和交互“弱智化”。
4、陪伴
用成长和发展的眼光来去做产品设计,让孩子在年龄的进阶中,感受到产品体验上的升级和年龄分层的体验,同时,用户的印记要在用户允许和知情的前提下允许其保存、分享,以及系统留存,让用户能有地方留存孩子成长的印记、家长陪伴的爱与呵护、老师陪伴的辛勤与汗水
我所崇尚的教育
我所崇尚的教育,绝不是依赖高科技,而是更多结合科技同时能回归到教育的本质。科技带给老师和家长的是知识的普及和实施的便利;带给孩子的是好奇、探索、印记和兴趣,科技并不能构成教育本身的强依赖,硬刚需。
所以我们产品人,在与科技碰撞学习的同时,也多与教育工作者、儿童、老师和家长多走动,勤交流,在这之间去做平衡,做科技与教育最好的结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