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一位读者聊天。她问我,是不是所有的人生都必须吃苦?痛苦和幸福是不是有着必然的关系?
我告诉她:痛苦是一杯人生开胃的小酒!承受痛苦是每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人创造幸福和感受幸福的能力,取决于他吃苦时的状态,取决于他到底经历过多少刻骨铭心的痛苦,并且能从痛苦的过往中得到什么。
如果你得到的是迷茫、固执与埋怨,那么痛苦就会变成人性的深渊,它不但会埋没你所有的善良与聪明才智,而且会斩断你全部的人脉与光明。
如果你从痛苦中得到的是感恩、教训与开悟,那么痛苦就会变成人生的基石,它不但会开拓你的视野与心胸,而且会赐予你坚韧的勇气和幸福的感召力,助你一步步朝着幸福的高峰拾级而上。
什么叫做成长?
在蔚蓝看来,成长就是学会和懂得一些人生的必定规矩,让自己能有更多的能力和心智,与那些纷繁复杂的规矩和睦相处。
它会告诉我们如何承受痛苦,如何判别痛苦的来源,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在迂回曲折中走向远方。
支撑我们远离痛苦的,至少有以下三条规则:
忠于事实
不够忠于事实,其实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痛苦的根本来源。
听到不好听的话,我们会难过;遭遇冷漠和拒绝,我们会心伤;付出没有得到回报,我们会失落;被人竞争与超越,我们会焦虑;面对生离死别,我们会幽怨绝望……
其实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不够忠于事实,不能接纳由社会、人性以及自身原因形成的各种“既定事实”。
我们总是容易忽略和漠视大脑之外的世界,并且不断放任和放大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意愿,并视之为痛苦。
却孰不知,那些千百年来由无数的人和事件不断碰撞、发醇、沉淀所形成的固定“程式”和“既定事实”,恰恰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规矩”。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修正自己的人生地图,无论先前我们走过多少弯路,只要我们能够从此刻起,忠于事实,尊重内心,敢于面对痛苦,勇于接受挑战,我们就一定能够与自己和睦相处。
当我们能够尊重一些事实,懂得一些规矩,理解别人的不易,接纳他人的不同,并且能在求同存异中坚定自己,我们就会逾越痛苦,成为一个宽容自律而又自由的人。
承担责任
M·斯科特·派克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说道:
人人都害怕承受痛苦,遇到问题慌不择路、望风而逃,有的人选择拖延时间,幻想问题会自行消失;有的人选择对问题视而不见,欺骗自己认为问题与己无关;有的人选择娱乐、酒精或毒品,想把问题排出在意识之外,让自己尽量忘记问题的存在,以换得片刻的解脱。我们总是逃避问题,而不去与问题正面搏击。我们总是想远离问题,不想承受解决问题所需要经过的那段痛苦。
承担与承受,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生态度。
前者是主动的本分,它强调的是责任与担当,是心灵与外界的和谐共处。而后者却是一种被动的压制,它强调的是痛苦与逃避,是自我与本我的撕咬。
所以,承担和承受的对象也常常是天壤之别。承担,是承担责任承担错误,是一种建立在认知与接纳之上的顺势行为,它会让我们变得自律、自由和快乐。
而承受,却常常是承受痛苦和罪责。虽然当事人总会想着去逃避,并且喜欢将问题归咎于他人,但上帝却总会选择性地,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去惩罚他们。
人们常说:生活就像一场强奸,如果无力反抗,那就躺下来好好享受。
其实这句话,话糙理不糙。既然痛苦是人生的应有之义,既然承担好过承受,那就不如干脆放下痛苦,主动承担起每个人生阶段应该承担的责任和蜕变,好好与痛苦和磨难和平相处,安心享受生命的过程。就算你无力承担,也要学会承受。
先苦后甜
先苦后甜,苦尽甘来,永远是这个世界上一道铁的定律。
天底下,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甜,也很少有吃不尽的苦。所有的甘甜,都是因为前期经历了煎熬和痛苦。
而先苦后甜,恰恰就是这样一种推迟满足感的生活方式,它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并要求我们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
然而,这样的生活方式,会让我们走得更远。它会缓解我们的痛苦,会让我们在最艰难的时候有一种自发的坚持,并且能够让我们在痛苦中永远保持一份高瞻远瞩等待幸福的喜悦。
因此,,痛苦并不一定就是坏东西。
有道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很多时候,所谓的痛苦,只不过是在打磨我们的心性,在纠正和弥补我们以往的过错,在督促和鞭策着我们为下一步的幸福快乐作好充足的准备。
遇见困难,我们首先需要的是面对困难,感受其中的艰难,然后再去为克服困难作出努力,而且,我们只有努力和付出了,才会有所收获和成长,才会享受到战胜困难所带来的快乐。
最为关键的是,一旦这种克服困难的程式形成一种自发的心理惯式,我们便会非常享受这样的过程。
这就好比长跑,当我们咬紧牙关,熬过那最艰难的两圈,冲破了自己的体力极限,我们的脚步就会变得轻松,便会停不下来,便会非常享受那种奔跑的过程。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还说:
任何训诫,都不能免除心灵旅行者必经的痛苦。你只能自行选择人生道路,忍受生活的艰辛与磨难,最终才能达到人生新的境界。
我们之所以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总能感觉到痛苦,甚至觉得痛苦望不到头,其实并不一定就是痛苦本身的原因,而恰恰是因为我们对于痛苦的认知和感受能力不够,是因为我们经历的痛苦还不及我们现在的拥有,和即将到来的一切。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我们真正经历了一些痛苦,我们才能看淡人世间的许多纷纷扰扰。
其实,人生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在成人的世界里,别说你有多苦。经历痛苦,是我们每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
越是真正经历过痛苦和磨难的人,越是容易做到举重若轻,越是容易从容豁达,并且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快乐。
所以,我一直认为,痛苦只是一碟人生开胃的小菜。
人,只有真正经历过痛苦,才知道幸福的来之不易,才能变得独立和坚强,才能两相比对看得更加长远,才能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不易,才能宽容坦率而又客观地去爱别人,才能真正拥有拥抱幸福的能力!
版权说明:本文系蔚蓝原创,转载请后台留言,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商业转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作者天空永远蔚蓝,原名张敏,知名情感专家,专注婚恋情感研究十余载,发表相关作品千万字。代表作《爱的细节》、《为何越爱心越伤》。微信公号:天空永远蔚蓝(ID:tkyywl100)
商务合作转载:后台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