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日记(散记随笔)
一、从个例引发的思考
从黄昏开始,C市已经开始飘雪了,张丹丹看到有人在街道边冒雪卖水果。
天多冷啊!
为了生活,严寒也阻挡不了这商家求生的信念。
他售的果品绝对是上乘,估计是年前这几天气温低,出门活动的人少,他的果还没有售完。也许跟经济萧条也有关,大家口袋瘪了,也舍不得大吃大喝了。所以,虽然他的果品上乘,但依然销不动。
不过,张丹丹跟他聊了一会后,获悉的数据可以推断出:也许,在某些商品的销售渠道里,网络取代实体店铺的租金,只是时间的快慢而已了。
对此,以前张丹丹还有疑虑,通过这位商家地推似的自己搭建销售渠道模式,丹的疑虑彻底打消了。
因为从果农直到消费者,都是这商家亲自打造出来的渠道,实时链接起来的消费群体,哪怕冒着雪花飞舞,冻立街头。让人視之动容。
生活虽然不容易,但有这份吃苦耐劳的韧劲,日子总有好起来的一天,艰难窘境,终会迈过去。
二、发现自己依然是那个心软的人,虽然被迎头痛击了许多次。
经过反省发现:参与者信息的不对称、资源的不对等,是造成博弈的结果千差万别的根本原因。而毫无疑问,所有的认知突破,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可惜张丹丹呆头鹅一样,直到被生活扇过了多轮的巴掌后,才明白这个道理。
三、du舌时分
跳出框架冷眼看人间:所有的家常里短、纠纷和瓜葛,说白了:都是狗咬狗,咬赢了的就是大哥。
情同此理,团体和机构亦如是。
只不过团体和机构类似于经过特种训练的jun狗和jing犬,它们的zhan斗力更强。当然,毫无疑问,它们之间的厮sha也就更为激烈。
所以,如果你被炒鱿鱼了,或被sk了,请不要抱怨东家狠。被炒鱿鱼,或者被sk,意味着在生死存亡的竞技中,你已经拖了团体或者机构的后退,不堪胜任了。当然得换更厉害的角色上,才能够确保团体或者机构在接下来的一轮或者多轮的竞技中,不至于bai下阵来而把gou大哥的位置拱手他人。
当然,毫无疑问,张丹丹就是那只在哪里都咬不赢的落水狗。
挨的石头多了,张丹丹无意中干脆就以狗的眼光来看人了。嘿嘿!歪打正着,这个視角还不错。以前张丹丹总是穷尽脑髓也想不通的事,居然一下就豁然开朗呐。
简书首发,尊重原创。
网友评论